小小蒲公英 绽放“脱贫梦” 长清区五峰山街道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石英先扶贫故事

大众日报 2018-11-15 11:32 大字

□记者晁明春报道石英先在查看蒲公英长势。(资料片)长清有个五峰山街道,五峰山有个石英先。方圆几十里,见过没见过的都说:“那是个女能人。”

说她是“能人”,不光是说她从集市上的小裁缝干到合作社理事长,也不光说她是全街道41个村中唯一的女支书,就凭她领着大伙儿把蒲公英茶做成扶贫大产业,让80岁的老太太一年也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让周边20个村59户贫困户180多人家门口就业脱了贫这一项,就让人直竖大姆指。

□本报记者晁明春

本报通讯员孟祥江

“爱折腾”的小裁缝

天生不认穷不服输

石英先1974年出生在五峰山街道陈庄村,父母身体一直不好,干不了重活儿,家里又没有其他营生,只能艰难度日。为了生计,石英先读完初中就不再上学,1991年,年仅17岁的石英先学了裁缝,在镇集市上支了个制衣摊。

虽然不用为吃饭发愁了,但家里生活还是没多大改善。要强的石英先又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济南的一家绣花厂打工,厂里的活儿很忙,常常日夜加班赶订单,有时要连续加班一两个月,有的员工累到正往箱子里装着货就睡着了。可石英先从不磨蹭,因为绣花厂是计件工资,越勤快的人挣得越多,石英先靠着拼命苦干,一个月能拿1000多元,比手慢的姐妹多挣200多元。

干了一段时间,生来“爱折腾”的她觉得,如果自己当老板代理厂里业务,肯定比加班绣花挣钱多。她决定自己干。不久,她盘回一批旧机器,回村办起了绣花厂,厂里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1999年,由于市场竞争太厉害,绣花厂订单量大幅度减少,面临倒闭。经过一番考察和市场分析之后,她和丈夫又建起了一座建材厂。

鉴于之前的创业经历,石英先这次并没有扩大规模,而是中规中矩带领周边百姓慢慢积累财富。这一干就是9年,这个家庭终于从“全村最穷”爬到了上游,她也先后获得长清区妇女工作“创业女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

全街道41个村

独一无二的女支书

“老石家的闺女真是有本事。”石英先家的小日子越过越好,让村民们都很服气。

正好2011年赶上村委会换届,根据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新换届的农村两委班子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成员。村民们一鼓动,平时能干又热心的石英先,当选为村主任兼妇女主任。

当了领头人,就得想办法领着大伙儿往好日子上奔。“建材厂不是一个带动致富的长久之计,要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还得在发展农业上做文章。”石英先于是谋划起种大棚来。为啥说石英先胆大能闯呢?她只身前往寿光市,拜访了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大棚技术难不难学?种出的菜好不好卖?王乐义有问必答,让她心里有了底。回到村里,石英先成立了“济南市长清区长馨绿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又游说朋友投资在隔壁村租了300亩地做试点。租金付了,青苗补偿也给了,却因为村小组没有协调好农户利益而导致租地失败,先期投资的50多万元一夜间打了水漂。

“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栽了大跟头的石英先再赴寿光,向种棚高手学习技术,请教经验。并从零学起,了解掌握国家农村土地政策、自治管理办法,学习土地、保险、户口等村级事务,同时小心翼翼地在村里租了6亩撂荒地,建了3个大棚,重新试种。这一次,终于大获成功。

2014年,陈庄村又到了换届年,入党只有两年的石英先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长清区五峰山街道所辖的41个村,她是唯一的女支书,也承载起了全村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发展蒲公英产业

80岁老人年挣上万元

陈庄村不大,全村79户283人,经济底子薄,留守老人和贫困户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30人。

怎么让这些精准识别的贫困户脱贫?石英先心里像压上了一块大石头。当时她的大棚种植已经步入正轨,为了提高效益,她还把原来的建材厂改建成了农家乐,发展近郊游,可是邀请农户加入的时候却没人敢跟着干,因为投资太大了。

由于着急上火过度操劳,石英先患上了声带息肉。“到医院检查,大夫让做手术,但当时我觉得这是小题大做。”石英先说,蒲同英又叫“婆婆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老辈人都说可以治疗她的嗓子。她去田间地头挖取,泡水代茶饮,渐渐地她的嗓子痊愈了。

端着茶杯的石英先灵光一现:蒲公英遍地都是,做成茶又有保健功效,做这个不行吗?没过多久,风风火火的石英先就把几乎所有的蔬菜大棚都改种了蒲公英,建起了炒茶厂,发动乡亲们都来种。为充分带动贫困户增收,合作社无偿提供蒲公英种子,签订回收合同,以每公斤3元的最低保护价格进行收购。如遇滞销不能正常收购,合作社则以每亩每年1000元作为兜底补偿,让种植户有一个稳定的保底收入。对于乡亲们来说,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大家放下心,纷纷加入。

2016年,石英先的蒲公英茶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粗算下来每亩收入1万余元。在用工的时候,石英先优先选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留守老人。大棚管理、鲜叶挑选、叶子加工、茶叶包装这些活都不算重,而且技术含量低,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可以干。合作社每天稳定用工80人左右,其中贫困人口36人。光挑选蒲公英叶子月收入也可达到1500元。贫困户黄云英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每天择蒲公英叶可收入40多元。边聊天边挣钱,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像黄云英这样的老人,茶厂还有十几个。

“去年一年茶叶销售了10万斤,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石英先说,目前,辐射带动20个村庄近6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59户贫困户180多人优先得到帮扶。蒲公英一年亩收入1.5万元,保证了脱贫质量。

到2018年,长馨绿野茶厂的蒲公英茶销量已达30万斤。而石英先也有了下一步打算:除了借助电商渠道打开全国市场外,继续投资2000万元,扩种蒲公英1000亩;扩建高标准加工车间,研发制作蒲公英酒、蒲公英酵素等特色蒲公英系列产品。在她的长远计划中,还要改造陈庄村已荒废的旧村,打造乡村民宿,将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蒲公英小镇,带动更多的村庄、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

新闻推荐

安全生产违法十月份处罚213起

本报讯11月12日,记者从市安委会获悉,10月份,潍坊市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立案处罚213起。其中,寿光市62起,昌乐县53起...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