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申:带领社员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莱芜新闻网 2018-05-23 15:08 大字

王兆申常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去种菜,我要让全体村民都知道,要改变原来的土办法,都学会科学种菜。”

多年来,莱城区财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兆申立足当地的独特气候和地理优势,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优化种植模式,引进先进蔬菜品种,拓宽营销渠道,促进了该村及周边村蔬菜产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500余户,合作社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形成了当地产业支柱,走出了一条带领社员共同致富的道路。

立足本村传统种植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种植基地

贺小庄村位于牛泉镇西端,汶河以南。现有535户、1556口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76亩,该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农业传统。种植品种以当地大葱及马铃薯为主,品种单一、产量较低,且多为分散种植,市场竞争力弱。王兆申作为贺小庄村蔬菜种植的大户,深深体会到这种种植模式的制约性,发展特色种植,走规模化种植,成为了他工作和奋斗的目标。

十几年来,他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缺人才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经费拿出家里全部积蓄、多方借钱贷款克服了来自多方面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风波,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当地大葱品种进行了改良提纯,形成了独特的鸡腿葱品种。同时,他积极推动群众入社经营,促进效益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截至目前,合作社成员鸡腿葱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鸡腿葱30万斤,产品远销到江苏、上海等地。由于独特的品种优势,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市场价格比普通的大葱高十几倍,合作社社员都体会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

?

积极进行宣传示范,合作社不断壮大?

合作社成立以后,特别是鸡腿葱品种改良提纯成功之后,他知道老百姓对新的种植模式还有疑虑,就亲身示范,还动员自己的儿子也种植了5亩地。村民看到了他父子二人种植的鸡腿葱价格翻了两翻,第二年就有五十多户加入了合作社。2012年,他还组织种植专业户去寿光、汶上学习,并在专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运用科学管理和病虫防治技术,指导农民更新观念,科学种植施肥、防治病虫害,让村民增强种植信心。

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种植的蔬菜品种只有鸡腿葱这一个品种,品种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旦遇到市场变化,社员的收入很容易受到损失。2013年,王兆申与市农科所接上了关系,得知农科所脱毒马铃薯正在寻找合作伙伴,他抓住机会,与市农科所合作建立了“农科院中试基地”,建设了温室大棚30个,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的种植与研发,将蔬菜研发基地引到了田间地头,原来难得一见的尖端技术成了合作社社员的手头细活。近几年,合作社共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亩,产出的微型薯已经遍布东北三省。

充分利用资源,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贺小庄村是极少数具有富硒地资源的地区,发展功能型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7年,王兆申又有了新的念头,把贺小庄做成全国有名的功能菜种植基地。为此,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业。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技协等单位的专家学习、交流,聘请专家实地勘察、测试,终于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功能菜种植终于落户贺小庄村。当年合作社建设标准大棚50多个,种植培育天然富硒农产品瓠子,目前贺小庄村瓠子产业亩产能达到4万斤。

不仅如此,一个更为大胆的念头正在王兆申头脑中形成: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目前,总占地为一万亩的田园综合体正在规划之中,一个集种植、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形成。

在王兆申的努力下,财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社员收入不断提高,他个人也被授予“嬴牟先锋共产党员”和“莱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

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亓云雪

新闻推荐

产妇危在旦夕好心人伸援手

本报讯寿光市台头镇25岁的王晓佳,近日早产生下女儿后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肝功能损伤、急性肾损伤等,生命危在旦...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