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如果食品安全要靠“羊”以身试毒……

济南时报 2017-09-01 15:18 大字

在山东寿光养了10年羊的王春芝怎么也不会想到,8月24日一早,自己家的羊会被1000多公里外沈阳农田里长出的大葱害死。经检测,在喂羊的大葱叶中发现了甲拌磷、毒死蜱等剧毒农药成分。这批大葱叶是附近一座预冷库扔掉的废叶,大葱在这里经过处理后,被运往全国各地。这批大葱来源指向了沈阳一个种植户,目前一名涉事大葱种植户已被警方带走。(详见今日本报A16版)

制度再完美终究还要靠落实到“人”身上

在有“史上最严”之称的新食品安全法实施近两年之际,“毒大葱”事件再次触痛了社会那根脆弱的神经。著名“蔬菜之乡”寿光的羊,竟被辽宁沈阳产的大葱毒死,那么,两地食品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存在多少监管漏洞,无疑更值得追问。

“毒大葱”事件几乎涵盖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所有问题。沈阳种植户使用早在2002年就被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当然是“罪魁祸首”,但寿光的收购商在进货、加工、销售过程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上的监管者都难辞其咎。从某种程度说,监管失职恐怕与“毒大葱”同样可怕。

食品安全大于天,剧毒农药不能用,这一点,种植户、收购商、监管者等非常清楚。新食品安全法也亮出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锋利“牙齿”。但事实证明,再严格的法律、再完美的制度终究要落实到“人”身上,一旦落实不到位,“最严监管”非但不能保障舌尖安全,反而可能会成为问题食品的华美外衣。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毒大葱”事件说明“产”和“管”都无法令人放心。应该说,近年来特别是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各地监管部门重拳频频、没少查处食品违法案件,但依旧存在薄弱环节甚至盲区。

“谁砸寿光蔬菜的牌子,市委、市政府就砸谁的饭碗。”这是寿光市曾放出的狠话。保障食品安全不能靠放狠话,监管者只有时刻以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姿态加强监管特别是基层监管,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砸牌子”。虽然“毒大葱”不是寿光产的,但此事暴露出的监管问题也值得深思。 (陈广江)

食品安全不能只靠终端零售环节抽检

事实上,“有毒大葱”所暴露出的问题可说是由来已久。其所指向的,实则是两个层面的根本性顽疾。其一,就是“小而散”的分散农业生产模式,留下了太多监管盲区。现实中,大部分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已纳入了监管,一些小规模的、零碎的种植地却游离其外,而后者往往更有以“非法手段”增产增收的冲动;其二,则是流通、贩售环节“法定检测”常态化的形同虚设,媒体就曾曝光,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只见收费员不见农残检测员。

现实的局面是,对农产品安全性的检测,过多地压在了终端零售环节的抽检上。其虽然也能发现不少问题,但终究还是难免会有所遗漏。蔬菜生产的分散经营模式,加之原产地近乎全程不设防的“弱监管”,共同促成了“有毒大葱”的畅通无阻。而由此事所牵出的,其实还是“控农残”体系如何前移和下沉的老问题。越来越多案例表明,在果蔬生产的源头配备更多监管力量,确保农残检测到乡镇、到村庄、到田地,已然刻不容缓。 (然玉)

新闻推荐

小资金撬动大产业

本报记者吴丽萍编者按:2014年起,我区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至2016年,我区共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6亿元,支持服务业领域项目336项,项目总投资1290亿元。正是得...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