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体育道德实现途径初探 ■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杨炳伟

财经新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体育道德指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因此,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完美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使两者同步发生,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1.与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结合起来。

在我们体育课堂中要教会学生服从口令,尊重体育文化,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道德文化的修养;同时,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文化课学习转上体育课学习,无论生理,心理都有一个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范的课堂常规和规章制度,饱满的精神状态,往往对学生的体育道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规范的大环境下,学生往往会受到集体环境的影响,潜意识下遵守道德规范,有利于体育道德的养成。

2.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

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表率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身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就是教师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直接形象;二是在特定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教师除了用语言教学外,行为教学更多、更直接。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对体育教师优美的动作,高尚的品德心领神会。

3.体育道德在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中的渗透。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学习机会,不允许教师长篇地进行解脱和说教,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体育道德。

在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但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要有所侧重;根据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要多表扬、少批评,真诚和恳切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上室内课时,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4.充分预设与随机应变相结合。

充分预设。有效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引导课堂教学。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备课中的道德目标思考,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确定适合的、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道德的力量,享受爱的教育。

随机应变。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比如:进行“斗鸡”游戏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违反游戏规则,用膝盖去顶他人的软肋,把他人弄疼了。这时候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制止,并对该学生甚至全体学生进行体育道德的教育,把体育道德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新闻推荐

北海光伏渔业项目并网发电

本报讯(记者张康报道)北海经济开发区结合总体规划,着力针对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生态环境差的现实,突破绿色禁区,打破淡水盲区,打造农业特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合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进一步打破了淡...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