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工艺品进京助奥运
孙希洲把葫芦雕刻推向世界
葫芦谐音“福禄”,其雕刻艺术品传颂千年,寓意福禄吉祥、喜庆祥和。寿光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孙希洲年轻时与葫芦雕刻结缘,近日与他的伙伴经过7天创作,完成了《奥运精神永存》葫芦雕刻艺术品,并在7月24日赠予北京冬奥申委延庆运行中心。
葫芦博物馆,珍藏着数千件葫芦艺术品
8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寿光市洛城街道工业园区内的寿光三宝葫芦博物馆,这里简直就是葫芦的世界,珍藏着形态各异、刻有诗句和图案的葫芦艺术品,个个活灵活现。其中一个带有奥运会五环标识的葫芦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刚刚为冬奥会雕刻而成的。
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孙希洲,正聚精会神地在一个葫芦上刻着字。“这里的葫芦艺术品有几千个,都是我和我的团队手工雕刻出来的,高度从2厘米到2米不等。”孙希洲拿起一个中等个头的葫芦,指着上面的字体说,这是一首《沁园春·雪》,都是我们一刀一刀刻上去的。
记者发现,普通的葫芦工艺品以图画见长,而孙希洲的作品则以文字、书法艺术见长,每个葫芦身上都雕刻有诗书画印。孙希洲表示,想通过葫芦宣传国学思想,让更多人通过文字领略葫芦文化的魅力。
在葫芦博物馆的雕刻室里,悬挂着一万多个未加工的葫芦。孙希洲说,葫芦晾干后才能进行雕刻、加工,每个葫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葫芦具有唯一性,他的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品味、情趣、爱好等,创作出精美作品。
孙希洲不仅创作葫芦艺术品,而且还种植了20余亩葫芦,以方便选材。“这么多葫芦在一块地里生长,容易授粉,能长出形态各异的葫芦。葫芦顶端有一段枝蔓,干枯后就成了葫芦的‘龙头\’。”孙希洲说,在葫芦成熟后,才能选择合适的葫芦“龙头”。
为老人准备生日礼物与葫芦结缘
孙希洲今年48岁,如今雕刻葫芦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断追求、创作更精美作品。提起与葫芦艺术品的结缘,孙希洲打开了话匣子。1989年,为了给妻子的祖父庆祝生日,孙希洲决定创作一个葫芦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祖父。
孙希洲告诉记者,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送老人特别合适。孙希洲把小钢锯磨成刀片,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在葫芦上雕刻了“厚德载物”4个字。
孙希洲经过了第一次的雕刻,从此不可收拾,对这种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当时我的工资不高,但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来买葫芦。”孙希洲说,每天下班,他都拿出一些时间,研究葫芦艺术雕刻。久而久之,他手中的雕刻刀也用得熟练起来。
不过,雕刻葫芦时受伤的事情也会发生。孙希洲说,因为葫芦是个球面,要在上面刻字、刻画存在很大难度,一不小心,刻刀就会从葫芦表面滑出去,容易伤及手背和胳膊。
正在创作作品赠与冬奥会组委会
几十年来,孙希洲和他的团队不断研习,技艺也不断提高,制作完成的作品除了在全国各地展示外,还走向了世界舞台。
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孙希洲他们提供了20余件大型葫芦艺术品及300余件小型葫芦艺术品。这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葫芦雕刻艺术品,首次在世博会平台上呈现给世界。
得知北京将申请2022冬奥会,孙希洲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象征“福禄”的葫芦赠送给北京冬奥申委。经过7天时间,他和雕刻师们共同完成了《奥运精神永存》葫芦雕刻艺术品。“这件作品寓意奥运精神永存,助力北京申奥。”孙希洲说,在7月24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前,该作品已赠予北京冬奥申委延庆运行中心。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创作《长城脚下的冬奥会》系列葫芦雕刻艺术品,赠予即将组建的2022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文/图本报记者邓永杰实习生刘莹莹刘温缔
新闻推荐
临港经济开发区实现扶贫致富,不仅在大山社区推广种植樱桃,同时在坪上镇大山空村等也发展了樱桃种植,力争形成品牌效应。据临港经济开发区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大山空村是临港区一处典型的贫困山村,现有...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