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大个”的“大农场梦”

济宁晚报 2015-12-12 07:12 大字
■本报记者孙逊

本报通讯员张伟光刘倩玉杨小康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汶上县汶上镇柳杭村村民王建国和妻子便早早起床,在自家农场里一刻不停地忙碌起来。一箱箱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紫薯,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头上,萌动着无限丰收的希望。“我们上午把紫薯都挖出来,下午会有专门的货车把它们运到火车站。不出三天,我们的紫薯就能出现在俄罗斯的集市上。”王建国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自豪地对记者说。

提起王建国这人,周围的乡亲都叫他“王大个”。一米九五的挺拔大个,标准篮球运动员的体型让他的梦想一度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可无奈家庭贫困,王建国离开了学校的同时,也离开了他心爱的篮球运动场,开始奔波在大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刚开始,王建国只是一名泥瓦工,凭借不断努力,他开始成立自己的建筑队,承包各大建筑工程。随着原始资金的积累,加上做人诚实可靠,王建国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许多老乡都愿意跟着他干。但是,经历了几年的辉煌时期,随着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王建国的建筑队也不如以前红火,转型之路也现实地摆在了他面前。

2011年初,王建国出差途经寿光市时,道路两旁的寿光蔬菜大棚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联想到自己的建筑队收益渐微。他想,何不也去学习寿光大棚的经验,回家乡的土地上再干出一番事业。说干就干,他没有在终点站潍坊下车,而是半途改道去了寿光。他在那里参观了寿光的蔬菜大棚基地,学习了人家的智能温室技术,还请教了当地种植大户关于农机和种植方面的经验。

回到家,王建国兴冲冲地跟妻子说了他的想法,妻子更是全力支持。在解散建筑队的时候,他给工友们结清了工资,也表达了自己想回家乡发展的意愿。凭着对王建国的信任,当初跟着王建国来大城市打工的12名老乡,又跟着他回到了家乡开始“二次创业”。就这样,他和妻子带着12名工友,怀揣着四百多万的启动资金回到了柳杭村,开始了他的“幸福农场梦”之旅。

2012年底,在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在汶上县汶上镇柳杭村建起了“汶上县惠丰家庭农场”,成为当时汶上镇首家大规模的家庭式农场。王建国以每亩1200元的价钱成功流转了柳杭村700亩良田。他请来农业专家为自己的农场出谋划策,在农场里种植高产的紫薯、马铃薯、毛芋头、土豆等经济作物。他不光用现代化的技术去搞农业种植,还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从最初的周边市场发展到在全国小有名气,他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尽管初步获得成功,但王建国仍感到底气不足。“流转土地搞种植,几乎用光了我的全部存款,再想有更大的发展,就深深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2013年年初,中央出台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一号文件各项实实在在的政策恰似一阵温暖的春风,不仅打消了王建国所有的顾虑,更是让他坚定了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强的信心。“‘一号文件\’就是为我们这样的人量身定做的。”王建国兴奋说,自从得知鼓励兴办家庭农场的消息后,他重新为自己的“农场”做了规划——为自己的农场申请营业执照;流转柳杭村更多的闲置土地;引进种植设备,减轻劳动量。“2013年5月,我拿到了汶上县首个以家庭农场形式登记的营业执照,我的家庭农场终于名正言顺了。”王建国说,凭借国家各项惠农补贴的帮扶,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他流转了柳杭村3000多亩土地,采取多元化经营,种植多种应季农作物和蔬菜。他还为自己的农产品贴上了标签,并出口到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年净利润近三百万元。“当初跟着我干的那些兄弟现在都是村里的农场主,我们已经成立了合作社,进行抱团经营,争取流转镇上的更多闲置土地,为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现在的成功,王建国并不满足。他说,“一个人富了并不能说明他成功,能带动周围的乡亲们都走上致富的道路,我的农场梦才能圆满幸福。”

新闻推荐

让生态文化走进党校课堂 ——关于建立“生态五莲”对外培训基地的思考

生态,是五莲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县的生态品牌优势,把党校干部培训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当前党校教学改革要求,吸引省内外单位和个人,来我县异地办班培训学习,宣传五莲提...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