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工业园区派出所: 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晚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耿婷婷
滨州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是滨州领导人倾心打造的滨州经济航母,是滨州经济建设的领头羊和经济支柱。随着园区经济集群效应的凸显,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4年,出于“为园区发展服务,为入园企业服务,为辖区群众服务”的初衷,工业园区派出所应运而生。10年来,园区民警不忘初衷,不断在为服务辖区企业上谱写新篇章。
2013年8月,工业园区派出所接到辖区外资企业奥斯龙复合纤维(滨州)有限公司报案称,公司院内32米铜芯电缆被盗,价值15000元。工业园区派出所通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从接警到破案仅用2个小时,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打击就是经济效益,打击成果就是经济增长点。”工业园区派出所所长张梁如是说。工业园区派出所辖区共有4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4万余外来务工人员,辖区内人员流动性强,治安形势复杂。对危害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工业园区派出所始终坚持重拳出击、严打违法犯罪,制造高压态势,营造出天天严打的氛围。近年来,已打击侦破各类涉企案件56起,抓获涉案人员33名,为辖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打击犯罪 打造企业发展“安全港”
>>>送法进企 筑牢违法犯罪安全防线
严打高压下,一批案件得以迅速侦破,然而工业园区发案率、犯罪率仍居高不下,这成了压在派出所全体民警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分析发案率高的原因,企业职工年轻化是主要原因。以滨魏工业园为例,工人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这部分人刚刚成年初次离家,多数自制力较差,遇事不冷静。摆在第二位的原因是企业职工法律知识淡薄,文化程度90%以上都是初中以下,往往违法了还不知道的大有人在。此外,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占企业职工的大多数,他们之间老乡观念严重,感觉需要抱团取暖,于是老乡之间拉帮结伙,一人有事,一拥而上,团伙性作案的特点比较明显。
针对这些特点,工业园区派出所在防范企业职工违法犯罪方面动起了脑筋,并于2008年起开展了“法律课堂进企业”活动。活动开展至今,民警已为滨魏科技工业园新入厂的156批29700余名职工进行过法制教育培训。与此同时,民警走访各大企业职工21069人,现场解答职工法律问题1493个,帮助解决职工之间各类纠纷矛盾581件。据统计,开展“法律课堂进企业”活动以来,仅滨魏科技工业园职工违法犯罪比率就降低了56.7%。
>>>岗位前移 警务室贴身服务企业发展
今年6月14日,派出所辖区一名企业女工来到滨魏第一警务室的妇女维权之家,向民警哭诉她遭遇性侵害的经历。看着女工惊恐、愤怒和无助的眼神,社区女民警宋金钵对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劝解疏导,鼓励她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女工报案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很快,犯罪嫌疑人聂某被绳之以法。
在滨州魏桥科技工业园,女工人数占到了该企业职工总数的80%。且多数女工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一段时间以来,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现状,工业园区派出所专门在滨魏第一警务务室设立妇女维权岗,通过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安全防范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化解职工矛盾纠纷等方式,为广大女职工提供帮助。如今,女职工们在企业遇到矛盾,在家里遭遇家庭暴力都会到妇女维权中心找民警倾诉,工作闲暇时,也会到维权中心坐坐。正因如此,维权中心被女工亲切地称为“娘家”。
近年来,工业园区派出所进一步向企业倾斜警力,先后设立滨魏第一警务室、滨魏第二警务室、盟威警务室等多个警务室,并指导其他企业设立了专职的内保组织,将“治安前哨”、“服务窗口”直接放到了企业门口,竭力为企业提供更贴身贴心的服务,帮助企业拴心留人。
新闻推荐
■张洪江在摊位上等待顾客■遇到麻烦的活儿,张洪江还得需要客户自己搭把手,很多客户来张洪江这里修鞋就是为了帮他一把■修完鞋后客户执意不要找零,母亲李淑凤硬塞给客户■摊位后...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