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非遗育人新高地

潍坊日报 2021-10-28 08:29 大字

“我以前在演出中经常看到古琴演奏表演,在学校也听过古琴传承人的讲座,现在能这么零距离地学习古琴演奏,对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更加真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古琴坊学习古琴演奏的学生秦慧敏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在这所积淀着丰厚文化底蕴,又洋溢着年轻朝气的学校里,多姿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借助百年书院的历史资源优势,学院大力在“创”“引”“研”“育”“传”五字上作好文章,近年来,学院已发展成为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重要阵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通讯员蒋庆栋文/图

"创":打造特色传承平台

“成立非遗产业学院目的就是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探索非遗多元发展机制,促进非遗传承与现代大学教育体系深度融合,让更多的人从接触、认识和了解非遗到欣赏、热爱、保护非遗,让非遗保护与传承成为大众共同关注并付诸行动的事情。”在10月份非遗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明胜说。这是山东省第一所在高校成立的非遗产业学院,非遗传承基地内建有古琴坊、陶艺坊、风筝坊等“十二工坊”,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观并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挫琴、古琴制作、花毽、剪纸、烙画、青州府陶艺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汇集吸收了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教学科研。学院获批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古琴制作与演奏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传统文化教育的辐射力、影响力日益彰显。

“引”: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聘请了一批国家、省级传承人来校任教,先后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为学院特聘教授,聘请中国古琴制作大师朱振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陵琴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正海,中国古琴诸城派第六代传人马荣盛等为学院客座教授,引进非遗代表性项目烙画、陶艺等代表性传承人为兼职教师,党委书记肖明胜入选了2020山东非遗年度人物。这些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了非遗传承科学化、规范化,他们也成为推动单一非遗技艺传承转向研究与传承并重的关键力量。

“研”:打造非遗文化研究精品

学院以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逐步形成培真书院的学术文化品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题研究获批省市级非遗课题4项,出版《齐鲁琴文化探微》专著1部,获201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学院还充分发挥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古琴制作工艺中引入现代精密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等,创新研究古琴的槽腹结构、制式及声音特色,将古琴制作技艺的研究推向更高水平,制作古琴近百张,独创“清和”“清泉”“清韵”“清晖”4种古琴新制式并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育”:打造传承新载体

学院在全省率先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业界知名大师、专家、演奏家、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举行非遗展演,专题文化讲座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挫琴社、空竹社、古琴社、花毽社、威风锣鼓社、太极拳社、陶艺社、剪纸社、烙画社、茶艺社、安塞腰鼓社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参加社团学习和兴趣小组的学生达到2000余人,这些大学生们对学院开设的《古琴文化》《古琴演奏》《古琴制作技艺》兴趣浓厚,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们人数逐年递增。在第三届山东省大中专学生社团节传统文化类社团优秀成果竞赛中,挫琴社和古琴社两个学生社团中的项目都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传”:打造非遗文化传承品牌

学院依托传承基地,在非遗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以古琴演奏和制作为代表的非遗传承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在古琴雅集、古琴艺术沙龙、古琴演奏和制作技艺报告会等20余场活动中,有近8000余名古琴爱好者和学生参加,培养古琴演奏和古琴制作爱好者800余人,辐射青岛、济南、潍坊、寿光、临朐、青州等多地。

“对大学而言教书育人固然重要,但文化传承也同样重要。专业知识决定了技术型人才能飞多高,而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却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学院将切实落实好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新要求,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明胜说。

新闻推荐

广元市首次召开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大会 77条意见 助力东坝街道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讯(记者赵雪洋编辑常力文)“雁栖、望江等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能否尽快完善”“金柜社区铁路下穿路的背...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