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作家播撒文学种子
从河北来青州的女诗人杨如雪,刚到青州市文化馆工作时才二十出头。她当时已小有名气,她的到来,吸引了当地热爱文学的人前去拜访、探讨。《青州日报》副刊主编陈沛也是青州文学爱好者的伯乐,他给文友提供一个发稿的平台。青州文学事业的繁荣,绕不开他俩,在他们的鼓励下,越来越多喜欢读书的人加入到写作的行列。
年轻诗人杨如雪家成了文学沙龙
我平生错过了许多好事,譬如赚钱,譬如当官,唯独没有错过“天下第一等好事”——读书。
正如著名作家张炜所说:“一个正常的生命,必然对于美、对于诗意有所向往和追求,无论他个人意识没意识到,这是文明社会生命的一个基本元素。”
人类在为物质财富你争我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的时候,阅读,却无偿地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窃”为己有,无人取夺。
写作,便有了根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人生活在时间里,与古今贤者相晤谈,有的人生活在空间中,与周围邻人俗士相往还”,于是,便有了同类人的欢聚。
青州文学事业的繁荣,绕不开两个人:杨如雪和陈沛。
杨如雪上世纪90代年初从河北来到青州市文化馆工作时,才二十多岁。
优雅、美丽、娴静——用这六个字形容当时对杨如雪的印象,文友们是会认可的。
青州文友洪波在回顾里写道:“杨如雪,像一盏明灯给了我很多照耀。我去找杨如雪,来到偶园街菜市的旋转楼梯,她的家。她给我一杯茶,按下我,让我喝茶、看书,她下楼买菜,给我包水饺。先是我谈,之后是她谈。漂泊的心找到了文学的港湾。杨如雪口才好,出口成章,很是佩服,说什么都是好的。”
后来杨如雪一直对洪波的读书写作甚至家庭生活,都挂在心上。每次从河北来青州都会去看洪波,邀请洪波去她家,几次相约去爬山。洪波说:“她的言行里有箴言,叫人明白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珍惜和舍弃,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
这些,早已经超越了文学上的交往,是一种浸透在生命中的方方面面的相濡以沫。文友们都知道,杨如雪待文友是一样的好,一样的热情与善,关怀备至,洪波是其中之一。
而且,我知道,杨如雪在全国年轻女诗人中,已经颇有名声。不断有诗上《诗刊》和《星星》,有一期《读者》的“卷首”,竟然是她的散文,才知道她的散文写得漂亮,而且已经是《读者》《家庭》的签约作家。后来她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作家专家。
“不会写散文的诗人是伪诗人”,这话就是杨如雪说的。
杨如雪来青州仅仅两三年时间,便常规出版了《家住青州》诗集。据说这部诗集被多家出版社约稿——常规出版是理所当然的事。
杨如雪很有人缘,远远近近的文学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拜访。她说话慢声细语,优雅而热情,不久,便在偶园街她家里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文化圈。
副刊编辑陈沛着力培养当地作者
陈沛爱文学,懂文学,他是《青州日报》副刊主编,这就给青州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副刊出版伊始,便定位发表纯文学。编辑选稿之严,令人敬畏。包括我这位老作者,老朋友,稿子稍有不足,绝不照顾。在那里,只认文章。
陈沛对有成就的作者的关照,却是无微不至的。
至今我还收藏着《青州日报》转载杨如雪发表在《诗刊》上的百行长诗《家住青州》。
收藏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这首诗,而是陈沛那七八百字的“编后记”。
编后记告诉杨如雪,这里不是你们河北,作品上《诗刊》在青州文学界可是一件大事,批评杨如雪不该不声不响不传播。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这成绩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编后记最后提醒作者们如有作品在上级报刊发表,无论长短,一律转载。这既是鼓励,又是对其他作者的鞭策……
一份小县报,竟有如此大气概!
陈沛回忆:“1987年,青州报社筹办,我被调去负责副刊,一开始我还不愿意干。事后才意识到,《青州日报》的副刊,是青州市第一个官方主办有书刊号的文学园地。按照文学园地的理念,我用心去经营,副刊以文学作品为主,诗、散文、小说、民间故事占据了主要版面。青州文学爱好者众多,来稿多,质量佳,使得副刊佳作不断。几乎所有的乡镇和企业单位都涌现了作者。文友的作品被我选中后,好多发表于副刊。有些小说和散文篇幅比较长,不发太可惜,我就开辟了《作品》专版,整版发表四五千字的作品,用《连载》发表更长的小说和散文,这在县级报纸副刊,应该是不多见的。”
杨如雪和陈沛,无意间做对了这件事。因为多年以后,著名作家张炜也说过:“向上的东西是需要培植的。文学恰恰是培育整个社会文明的力量、向上的精神。”
新闻推荐
松林书院的古柏。宋代,青州,曾经有一处蜚声海内的园林名胜——矮松园。名园之中,曾经有两株低矮硕大、屈曲...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