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叠加的宋村往事

广西日报 2021-03-23 06:48 大字

俯瞰宋村。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蒙飞

左江滩,右江弯,左右江汇合成个大湾湾。

这个大湾湾叫三江口,在南宁上游20多公里处,从三江口伊始称邕江。伸入大湾湾的岬角尖嘴上有一个宋村(又叫三江坡),面朝滔滔东去的邕江,左臂是右江,右膀是左江。

南宁古水道往南往西,都绕不过三江口。这样的要冲咽喉,注定是个“故事多发地段”。

宋村的坎坷历史,至今还没有谁能说得十之五六。

镇守咽喉的镇江楼兴了又废,废了又兴,不知几何。城楼变幻大王旗是经常发生的事。如今记录在案最早的是,北宋时期的公元1035年,这个岬角就有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镇江楼。楼的作用在于充当军事关隘,阻截侬智高和交趾的军队对南宁的侵扰。对于驻守南宁的官兵来说,镇江楼的地位远胜于昆仑关。

现在说的镇江楼,是邓小平上过的镇江楼,是记忆中的镇江楼。据说,1929年10月,邓小平乘船逆流而上,去开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途经三江口时为防不测,派兵下船先行抢占镇江楼,确保无虞后方才上岸登楼开会。据此说,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片头就在三江口取的景,两江合流,三江潮涌,激浪拍岸,革命者勇立潮头挥斥方遒。场景虽是磅礴恢宏,可惜,人不在了,楼也不在了,萋萋蒿草下几块断垣残壁似乎在诉说些什么。纪录片没有说明楼的去向。当地老百姓讲,民国初期镇江楼还在,高四层,三楼楼顶四周矮墙上设有垛口,供瞭望和射击之用。面向邕江的一侧镶嵌有一块青石匾,刻有“镇江楼”三个大字,古拙苍劲;背对邕江的一侧也有一块石匾,约四尺长二尺宽,书有“合江镇”三字。

古时的宋村一带人烟稀少树木茂盛,故镇江楼采用砖木结构,用四根大格木作柱,每根高达十多丈,从地底一直支撑到楼顶。第一、第二和第三层为砖木混搭,第四层则飞檐出角,由格木和琉璃瓦构成。三楼有一口大钟和一面大鼓,正常的日子里晨钟暮鼓,给过往船只传报平安。

拱门圆窗的镇江楼,曾是古邕州的形象建筑。清道光庠生宋衡曾为其赋诗:合江镇又镇江楼,迎风淋雨越春秋;巧悬四柱坚如岱,妙压万重稳似钩;绣水环楼飘玉带,青山随阁伴春游;壮哉波涵光景远,宁镇三江冠邕州。

在镇江楼之外还有镇江码头、文武阁、观音庙等附带建筑。镇江码头共120级台阶,由石条砌垒而成。

邓小平登临的镇江楼是第几代镇江楼,已经没有人说得清了。邓小平登楼时楼已经部分崩塌。此后不久,时人兴建大同圩亭和老口圩亭,镇江楼被就近取材了。如今,在老口旧圩江边和大同圩江边,还可以见到曾是镇江楼一部分的青石条。“镇江楼”和“合江镇”两块楼匾,也曾在大同旧圩见到,今在何处不得而知。

也好。镇江之楼如此造化,有点铸剑为犁的味道。

有关部门正在遗址上规划重建镇江楼。

河清海晏时,右江和邕江交接的文钱滩曾形成水陆圩市,人称厘金圩,以边贸互市为主,安南的槟榔、缅甸的玉器、印尼的象牙、泰国的木雕顺左右江而来汇聚,国内各地货物沿邕江而上,从左右江播撒到东南亚各国。凭借镇江楼,军队和税官可以控制左右江和邕江过往船只,征收关税。

扯起镇江楼的古,可以扯得像左江那么悠长,像右江那么曲折,故事的主旨不是干戈就是玉帛:

1930年滇军围南宁,军队也曾在镇江楼扎营。

抗日战争时期南宁两次沦陷,楼的废墟上曾被日本侵略者搭起工事。

更早以前的故事则因年代久远而变成传说了。传说,伏波将军马援经三江口南征交趾,班师回朝后在宋村附近铸铜柱铭刻战功。明代诗人张佳胤的诗作《阅视南宁城》提及此事:炎郊春望白云浮,指顾提封一瞬收。睥睨青依千嶂出,楼台声绕二江流。当时铜柱留遗事,此日旌旗岂漫游。敢告边关司牧者,西南轻重本邕州。

传说,1052年侬智高在邕州建立“大南国”,诩称仁惠皇帝,而后北宋狄青于次年南下大战侬智高,迫使侬智高兵败弃城,退居三江口,踞守镇江楼。不久,狄青乘胜追击,侬智高远走大理。后人题有“山口怀古”诗作一首:九转丹散费苦心,谁道仁惠杳无寻?群山胜迹知新旧,江水长流贯古今。

传说,不知是哪朝哪代了,“邕州三江口,神仙也来游”的大名声传进皇宫,惊动了皇帝,皇帝便派国师到三江口察看。国师发现三江口是藏龙卧虎之地,为保社稷安康,用神箭把龙虎射死。到如今龙虎之地还是素面朝天寸草不生。

还有关于文钱滩、花仙泪、官台石和白鹤颈等凄婉伤感的传说。

传说是故事的演义,姑且言之,姑且信之。

在左田右竹前塘后江的宋村,考古的发现却是凿凿有据。

1988年12月,宋村村民无意中挖掘出西汉时期墓葬品铜剑、铜鼎、玉片3块。据专家推测,类似墓葬宋村一带一定还有不少。唐宋时代的钱币更是常见。

至于宋村的记载,徐霞客游记中就有介绍:前临左江,后崎右江,乃两江中央脊尽处也。其东有村曰宋村,聚落颇盛。北宋时人烟稀少的宋村一带到了明代已是“聚落颇盛”。

据宋氏族谱刊载,宋村始祖叫宋伯满,原籍山东省青州府,于明朝弘治元年间来到南宁府,在南迁途中经浙江余姚时与少年王守仁相识。嘉靖年间王守仁任两广巡抚,在南宁北门街口建敷文书院,宋伯满携妻扶子去请教。后王守仁到宋村并种下大榕树以作村胆。王守仁死后宋村人感念而建庙“大圣观”,一并供奉北帝、马援、狄青、苏缄等。20世纪40年代大圣观失火,烧了三天三夜而破败,60年代在大圣观原址上建起了小学校,王守仁种下的那棵大榕树已经长成四五个人环抱不过,树荫匝地有两三亩之宽。

宋村人还说,南宁的老友粉、老友面是他们宋氏先人首创的,挑痧疗法也是他们发明的,解决了南下的北方将士水土不服的疾病。现在的盛夏时节,宋村人还经常搞一大锅“酸笋蕹菜辣椒汤”来吃,说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可以防治伤风感冒。

因为宋村的风水好,是“七星伴月管将相,两水夹沟出王侯”之地,明永历皇帝的嫡母王氏皇太后死后就葬在宋村附近,墓葬地叫兴陵,民间俗称皇姑坟。宋村人又多了一个身份:明陵守陵人。宋村的先贤宋子贤公是“明皇陵司主事”。考古学家说,这座广西境内唯一的皇家陵园不仅葬着皇太后,而且很可能也葬着永历帝朱由榔的父亲,是一座“鸳鸯墓”。

皇姑坟包括陵基、祭台、拜庭、陵坪、陵塘、陵背、陵嘴、陵门口和前仓后库等部分,俨然皇家陵墓气象。初时的皇姑坟四周立有石柱以示禁,神道有石狗石狮和华表,南明朝江山不保后吴三桂也曾“修永历嫡母陵”。20世纪30年代初官府兴建东南圩(圩址在今西乡塘区金陵镇东南村),拆除皇姑坟的三进拜庭和祭台,石础石柱青砖挪作圩亭之用,皇姑坟始而颓败。1939年冬南宁保安大队在宋村驻扎,在皇坟岭上挖战壕时挖到了陵墓的外墙。6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时在皇姑坟主陵附近挖到一个黄金小人和两只银蟾蜍等古物。2003年11月自治区和南宁市文物考古部门对兴陵进行尝试性挖掘,发现了拜庭四个柱基和大批的明代青砖、青瓦和铜钱。考古人员推断:皇姑坟当年规模宏大,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枕着三江的波涛,宋村阅尽千帆,却依然屹立沉舟侧畔,燹火掠过如草木经冬,春来又绿。

恰逢盛世,宋村的文化价值和旅游潜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有人说,人文名胜和风光景物结合最好的,在南宁范围内非宋村莫属。

游览宋村,各代各式的匾额如“镇龙里”“仁安坊”“正大遗风”“仁慈”“忠贤”“嘉庆流芳”古色古香,每一个匾额的后面都蕴涵着或长或短的历史故事。

2013年,宋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宋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2020年,“南宁三江口景区项目”隆重开工,该项目将按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合理开发有关要求,以保护和复兴为主题,对69栋传统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保留并修复部分古建筑,保持和延续古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还原古村韵味,镇江楼、皇姑坟、大圣观、宋氏祠堂都在恢复重建之列,昔日闻名左右江的合江庙会、水陆道场、菩萨出游、唱大戏、唱师公、唱春牛等民俗活动也在恢复当中。

宋村,故事之上又一个时代新事在叠加,在生发。

新闻推荐

小伙想不开服药幸遇巡逻民警施救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常方方)21岁的东营男子小王去年只身来到青州打工,因为与家人发生矛盾,他试图服药自杀,可是...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