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动容叫师恩

合肥晚报 2021-03-07 10:26 大字

投稿热线0551-64249456征文信箱:116376329@qq.com本栏目由安徽上上品酒业独家冠名,扫码关注公众号逢9抢红包。

□崔炳信

1985年12月的一个下午,暖暖的冬阳倾泻在青州四中的校园里。同学们陆续从教室里走出,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叽叽喳喳。在一片掌声里,校长张景孔老师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来啦!会议的开始,先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高二班崔炳信同学的习作《转学》在《农村大众》刊登了!”

那是一次因我而开的全校师生大会,一次洋溢着掌声与鼓励的大会。会上,张老师对我课余勤奋写作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号召同学们拿起笔来,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谈到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谈到了树立自信从点滴做起的重要性,饱含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极富感染力,如一股清泉,流入学生们的心窝。真的,作为一校之长,张老师从不摆架子,一副和蔼的面孔透着坚定,他的语言是带有温度的,他拿学生当朋友,愿意跟学生心灵的碰撞和交流。校会的最后,张老师满含深情地宣布:“春天是诗,柳绿花红是最美的律动,为了丰富‘第二课堂’,给同学们提供一块姹紫嫣红的乐土,经研究决定,我校成立‘春柳’文学社!”那一刻,掌声雷动……

清晰地记得,我是含着眼泪参加完会议的。一篇《转学》不足千字,其中凝结着张老师多少的心血啊,从谋篇布局到详略得当,哪些段落可有可无,直到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给我启发,反复推敲,修改了无数遍(这篇文章给我的感悟:文章是改出来的),后来又给习作撰写了评语。老师的一丝不苟和不厌其烦,深深地感动着我。而且,为学生的一篇习作而专门召集一次师生大会,这在青州四中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但对张老师来说,这又绝非心血来潮,因为他看到了当时全校上下安于现状,一潭死水的尴尬局面,一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心头翻腾,他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挺身而出!

那年开学后,细心的张老师发觉我心事重重,一问,才知道是母亲住院了。恰好是周六,张老师不容分说就把我拽上了自行车,骑行三十多里送我去医院。仔细询问病情之后,张老师拿出20元钱递给母亲,“这是炳信获得的奖学金,直接给你们吧,也算他的一份孝心。”奖学金?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要开口,却撞上老师鼓励的目光。他转向父母,说:“孩子学习刻苦,写作也很棒,你们放心,好好养病吧。”回校的路上,张老师询问了我的家庭状况,他说,20元钱只是老师的一点心意,以这种方式给你父母,也是你最好的报答啊!

那段日子学校里设立了助学金制度,专门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以资助,10元20元,虽数额不多,但对某些学生而言却是雪中送炭,使之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直到张老师调走之后才真相大白,原来这些钱都是他自己掏腰包的。张老师求学之时正值60年代的困难时期,他亲历过生活的拮据,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学生救救急,他才心安啊!

《春柳》校报的创刊,一下子活跃了校园气氛,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当时在教育界张老师已是有了些名气,四面八方的约稿函堆满案头,但他还是挤出更多时间跟同学们切磋文字(——多少年之后,每每看到学校里明亮的灯光,我都会留恋止步,心中喃喃自语:好怀念张老师办公室那不倦的灯光啊!)。悄无声息间,在他阳光雨露般的爱护下,一颗颗文学的种子在沃土地里发芽、伸枝、展叶,好多同学的文章登上了大报小刊,并在征文中获奖。高二那年,我被聘为《中学生报》小记者,那一刻我暗暗发誓,我要跟文字“纠缠”一辈子!

1986年的暑假,鉴于张老师在教育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绩,他被调到市里,担任《青州市志》主编。张老师走了,校园里的红花绿叶无精打采,沉寂在无边的落寞里。我的心里更是空落落的。那天语文课,老师见我心不在焉,就让我起来朗读课文——柳永的《雨霖铃》。说来也怪,那天的朗诵我完全进入角色,婉约派词人跟友人难舍难分的场景,那一刻,竟幻化成自己跟张老师的分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声情并茂的朗诵,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花。

我敢说,那是我一生中最投入、最动情的一次朗诵!

时光荏苒,云卷云舒,那个拿着文稿围着老师转的热血少年,如今已是知命之年。生活不易,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这些年,我一直跋涉在张老师关注的目光里。结婚时,张老师和宣传部的张启瑞老师、赵春增老师风尘仆仆地赶来参加我的婚礼;为了寻求一份文字工作,张老师热心地为我牵线搭桥;每当自己的“豆腐块”见诸报端,张老师总是高兴地认真阅读,然后鼓励并指点,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校园时光……也许这辈子都跟心爱的文字不离不弃了,寒冷的冬夜,抱文字取暖;收获的时节,心头花开蝶舞。我多次给报社组稿,也做过报纸栏目的特约撰稿人,2019年,在全国纸媒上发表文章近百篇(首),多篇作品获奖。

那天,跟一位编辑聊天,她突然问:生活中,你最感恩的人是谁?一阵热浪涌动,我脱口而出——那是一个搀扶我走上文学之路的人,他就是我的恩师——张景孔老师!

新闻推荐

医院两次重建几度兴衰

乐道院从1881年狄乐播来潍县购地建房算起,到1948年潍县解放,历经67年,期间曾几度兴废。提起“洋楼”,老潍县人恐怕无...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