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引来名家大作

潍坊晚报 2020-09-20 09:25 大字

《风筝都》杂志创刊以来,得到许多文学大师的支持帮扶。作为“名誉主编”的冯骥才,不求虚名,真办实事,为《风筝都》约来了不少京津名家的大作,使《风筝都》在省内外文坛赢得了良好反响。

受聘“名誉主编”《风筝都》掀开新篇

1991年10月2日,《大众日报》一位记者给我电话,说天津文联主席冯骥才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在专业画家中引起了极大轰动。画展结束后,冯骥才准备到寒亭办点事,问我能否接待。我不假思索地表示欢迎,接着就找宣传部和市委领导汇报去了。

冯先生是10月5日下午1时许下榻于樱桃园宾馆的。午宴时我才得知,原来他要去寒亭区一家工厂,该厂对冯骥才的画展有所赞助,他这次来,一是要投桃报李,用自绘的山水画表示答谢,二是准备接受该厂“名誉厂长”的聘任。他的“第二层意思”对我有所启发,询问他《风筝都》杂志可不可以聘他当“名誉主编”。

冯骥才不仅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而且笑逐颜开颇以此“差使”为荣。于是我们赶紧向上级汇报,并获批准,向他颁发了“名誉主编”的聘书。既没搞什么仪式,也没请媒体宣传,一切都很简单,但冯骥才先生的态度却很认真。

接过聘书后,他庄重地表示:“这头衔虽然是虚的,但我还真应该为《风筝都》做点贡献。今后有什么事情,你们尽管找我!”而我也实话实说:“希望冯老师能利用自己的名望和朋友关系,在京、津联系些文学界名人担任刊物顾问,更重要的是为《风筝都》拉来大作家们的稿件。”

冯骥才满口应承,笑呵呵地说:“这事好办、好办……”

从那天起,冯骥才和我们成为了“自家人”,“名誉主编冯骥才”7个字也开始出现在《风筝都》每期的扉页上了。

题字感谢论大道以鱼喻人启心扉

冯骥才是我仰慕的大作家,其小说如《雕花烟斗》《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等对我的创作影响极大。在谋面之前,真不知道先生多才多艺,且样样造诣精深。10月5日下午,在寒亭那个“名誉厂长”聘任大会上,我见到了他赠送该厂的一件原作真迹,是巨幅山水,的确功力非凡。从攀谈中又得知,冯骥才年轻时曾在天津美院当过教师,“文革”中偷偷临摹的《清明上河图》长卷,被一位外国人重金买去……说明他画价不菲,每一张当时就能卖3万元左右。但他轻易不画,更不“复制”,也从不白白送人。当然看在朋友份上,有时也以书法为赠。

几天来我一直陪他,参观十笏园、杨家埠等几个地方,也弄了一些他喜欢的潍坊工艺品,他感到“盛情难却”,答应为我写一幅字。按说写字并不费事,可他却不马上动笔。他解释说:“我给人写字,不会随便抄几句古诗,或摘几句名言。要写,得先看看你是怎样一个人,然后有针对性地写点什么。”说罢,还真是“相面”似的瞅我,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晨,我赶到宾馆。冯骥才笑吟吟从房间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宣纸。抖开来看,上面竖写着遒劲潇洒的两行大字:“小鱼戏水,大鱼沉底。”

“小鱼戏水,大鱼沉底。”它有怎样的涵义呢?先生却笑而不答。

后来我将冯先生的题词悬挂于书房,时时对着它“参悟”。我终于领会到了老庄的哲学,譬如《逍遥游》所蕴涵的大道真谛。我当然也有过“大鱼”的抱负,但毕竟能力不济,只能做个“小鱼”。不过“小鱼”也有“戏水”的快乐,这快乐“大鱼”则是体会不到的。

其实“大鱼”“小鱼”之论,先生不仅针对我个人,它暗含着对《风筝都》杂志的期许。

名誉主编有求必应约来京津名家之作

10月7日冯骥才离潍返津。一周后我拨通了他的电话,表示近期想去天津看他,并顺道到北京转转。冯先生爽快地回答:“下周三、四我在外地,周五、六你可来津。”然后叮嘱一句:“别忘了,给我带一幅《天津女教习》木版画啊!”

我想起那日陪他参观杨家埠年画研究所,冯骥才指着一幅年画激动地说:“你看,三寸金莲!”而那就是《天津女教习》。画上的女教习们荷枪而立,英姿飒爽,但细心一看,绣花裤下却都有一双尖尖小脚。冯先生非常兴奋,想将此画当作他那本《三寸金莲》再版时的插图。当时年画研究所的季所长就在旁边,我们是熟人,遂直截了当向他求取此画。然而季所长却很为难,说《天津女教习》所里只此一张,冯老师想要,得找出原版再印……冯先生当然不会强求,就委托我来办理。好在季所长翻箱倒柜,数日后还真是找到了它的原版,赶紧印了几张。

10月20日,我借用《风筝都》联谊单位高密骨科医院的救护车深夜到达天津。翌日上午,去冯骥才办公室,送上《天津女教习》和一方青州红丝石砚。寒暄之间,伴我同行的正骨专家单院长,闻听冯骥才腰腿不爽,二话不讲,当即挽起袖管给他按摩。约半小时之后,冯骥才反映“效果不错”,心情大悦,援笔写了“骨气长存”四字,答谢正骨高手。

当我提出想到北京组稿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啊!北京我的朋友很多啊!”说罢立即打电话:“王蒙吗?我是冯骥才,对,‘大冯’。听着,有件事你必须得办!”他一连拨了七八个电话,跟王蒙、李国文、从维煕、张洁、叶楠等讲了一通,讲他最近多了一个名誉主编新职务,“现在就是向你要稿,当然是近作,没发表过的,具体事情就由我们的主编韩钟亮当面找你联系”。

当日下午我们驶进北京,住进了公主坟附近的海军招待所。有冯骥才的电话或书信引荐,我很顺利地见到了李国文、从维熙、叶楠等,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乐意担任顾问和立即为杂志写稿的承诺。

至于王蒙,那次因故未能谋面。1995年10月我再次进京,终于见到了他。后来在北戴河“中国作协之家”疗养,王蒙和中国作协副主席陆文夫也在。王蒙好像正写一部长篇,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稍有空闲就敲上一段。陆文夫给我的印象则是温文尔雅,谦逊随和。期间我有幸获得了王蒙先生题签的新书《我是王蒙》,和他的“文以清心”题词。

再以后,冯骥才为《风筝都》的一次征文活动题写过贺词:“听命心灵,方为文章。”

今天翻阅《风筝都》头几年的合订本,发现李国文先生的散文《秋天的感觉》《我心匪石》《我家小院》和小说《说不说在你》,张洁老师的随笔《耳朵长得太大了》和《香港来风》,叶楠先生的小说《雪下得好急哟》《黑山口》和《骚女人》,以及从维煕先生的《美利坚手记》《梦呓》等,都是凭冯骥才这杆“大旗”引来的名家之作,也着实提高了《风筝都》的品位,使之在省内外文坛赢得了良好反响。

新闻推荐

爱心企业捐款助力山村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讯(记者于哲)9月8日,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50万元扶贫款捐赠仪式在青州市庙子镇横兰村举办。据了解,横...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