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峪沟“变形记”
▲现任村支书郭保伟(左)常常跟老书记郭中平一起聊村里变化,谈未来发展。郭中平习惯性地拿出烟卷嗅了嗅,又重新装回了口袋。抬头看着记者笑了笑,“闺女跟你差不多大,管得可宽,不让抽。”两个女儿,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让父亲跟自己到城里生活,但郭中平舍不得走。
郭中平是青州市弥河镇桐峪沟村的村民,也是村里的老支书。在村里待了一辈子,这里也从吃不上水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家家户户小洋楼的富裕村。对着孙儿辈,郭中平常常会讲起过去的桐峪沟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最多也就能挣个千把块。受不了穷的人背井离乡,村庄也就逐渐凋零。
穷苦历史,不会忘记;美好现在,倍加珍惜。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郭春雨李晓东赵艳荆新年实习生柴玉婧
被“南天门”阻隔的山村 青州市弥河镇桐峪沟村,一直都是远近闻名的村。
在过去,这个村是因为“穷”出名。挤在群山之中的小村庄,村民不过200多户,收入全靠地里刨食,在山上零零碎碎的土地上开荒种烟。没有一块平整的耕地,也没有一条能直走的道。交通,把桐峪沟村隔绝成了“世外”,却不是宜居的“桃源”。
“村里那个崖头,叫‘南天门’,耕地都在崖头上头。农机上不去,全是靠人力。想要浇水,就得俩人一起,一个在前头拉水,一个在后头推着车。等爬上这个崖头,真是筋疲力尽,一步都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地上起不来,村里就管这叫‘南天门’,觉得难得像上天。”村民韩廷福对过去拉水浇地的日子记忆深刻。
“最难的还不是拉水,是没水。”韩廷福说,村里就一口水井,人喝水、牲口吃水、庄稼浇地全靠这口井。赶上天旱几个月不下雨,井里的水也不够用,人舍不得喝,先紧着庄稼。“全村围着这口井,一家能分上几十分钟。腰上绑着绳子下到井底,等井里汇出点水来,用水舀子刮井底那点水。”
村子从原来的308口人,一度减少到253口人。“村子啥荣誉都没有,就是年年能得到‘计划生育先进村’的称号。为啥?娶不上媳妇,娶上媳妇的也都出了村了。那几年,村里连小娃娃都见不到了。”
这似乎很“遥远的故事”,不过是桐峪沟村十年前的真实生活。
十年左右的时光,对于一个村庄的发展轴线而言并不算长久,但却让桐峪沟村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土坯屋变成小洋楼
70岁的桐峪沟村村民郭保平大爷还记得几年前“拎包入住”小洋楼的情景,“干净!整洁!扭开就有自来水!这个家太好了!”
变化发生在2010年前后。一直瑟缩在深山腹地的桐峪沟村,遇到了全新的发展契机:这一年乡村振兴的政策利好,山东九龙峪生态景区看中了桐峪沟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将村里土地进行流转,并整村搬迁至海岱南路旁。如今的桐峪沟村,已经难以寻觅到一丝过去贫困的影子——初秋时节,青州九龙峪风景区内风景如画。在景区一角的桐峪沟村,花团锦簇、绿树掩映中,一排排别墅错落有致,一栋栋小洋楼整齐划一,文化中心、健身广场应有尽有。一幅乡村美好生活的画卷在桐峪沟村徐徐展开。
村两委联合景区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开发,集中建设了150套联排别墅。次年,全村650名村民住进了新房。郭中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别墅以每平方米880元的低价出售给村民,加上偏房、车库,最多也就15万元钱左右;搬迁中,每户村民应得的搬迁补贴是五万至六万元,开发企业再将村民的旧房子、果树等评估作价,这样算下来,好多村民不用再掏一分钱就能搬进新楼房,有的甚至还有剩余。
“以前是我们羡慕别的村,现在周围的村都羡慕我们。”村民盖玉红告诉记者,搬迁之后,村里算是“乌鸡”变“凤凰”。以前邻村有水库干渠,地也平整,能种麦子,看到人家沟渠里的水哗哗地流,村民眼馋,如今不仅家家自来水入户,还都连上了纯净水。“我当姑娘的时候就挑水,肩膀上磨出了一层茧子。这十年,真是天上地下,老了过上了好日子。”
家门口就能上班 村民搬到了新房里,新的问题却接踵而来。
不种地了,干啥呢?搬家容易,过日子难。
这样的难题,也摆在刘娟面前。刘娟不是桐峪沟的村民,她是村里少有的主动“跳到火坑”里的年轻媳妇儿。刘娟和丈夫是打工的时候认识的,两个年轻人相爱后,小伙子的帅气、能干受到了刘娟家人的赞许,但一听是桐峪沟村人,父母激烈地反对这门婚事:那个穷村,嫁过去不是自己跳火坑吗?
沉浸在爱情中的年轻人,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阻。从原来的土坯屋搬到新房子后,家里人对这门婚事也就默许了。婚后的日子温馨甜蜜,但摆在刘娟面前的还有个更现实的生活问题:有了孩子后,自己照顾孩子就不能外出跟丈夫一起打工,只能在家带孩子变成留守妇女。
对于没有工作机会的村民来说,家里的房子盖得再好,没有工作收入,也只能背井离乡成为异客。
“没想到能在景区找到工作。”“我在景区的酒店里当服务员,我对象在景区里干工程。我们俩加起来一个月也有万把块钱。”刘娟说,不光是自己,村里大部分在家的村民都在景区里找到了工作。自己中午回家吃饭,晚上一家人就带孩子到景区散步玩耍,这小日子,多滋润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样安稳好日子的背后,新支书郭保伟功不可没。
年轻人又回来了
原本在市里有稳定工作的郭保伟,是远近村里的名人。在老书记郭中平找到他,想让他接班当书记的时候,郭保伟是拒绝的。“我在城里干得好好的,不想回老家去受这个罪。”
在老书记连续找了郭保伟两次后,第三次关键性的谈话,触动了他。
“老书记就说,你得回去,村里已经快走得没人了。刚搬了新房子,以后怎么干还不知道,照这样下去,咱村就没了。”郭保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村干了书记,没想到这一试,就是十年。
“最难的就是村民和景区的磨合。”郭保伟说。自己刚当上书记的前几年,每一关都是坎儿。“最难的一次是迁坟。”郭保伟说,让先人“搬家”,比让活人搬家更难。
“我是书记得带头。我先迁了俺娘的坟。当时为了这个事,整个家族几乎都闹翻了。”说到这儿,铁塔一样的汉子红了眼眶。
走过了最难的一关,村民也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中把心聚在一起,把劲往一处使:环境干净了、街道整洁了。在桐峪沟村的街道上看不到任何的标语和口号,因为这些标语和口号都已经深深地印在村民心里,化为行动。
2019年,借着全省天然气试点,桐峪沟村通了天然气,也改造了雨污分流管道。景区和村庄和谐共荣,九龙峪景区上榜国家4A级景区,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桐峪沟村也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点”。
最让郭保伟开心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又回来了。如今,桐峪沟村在家长期居住、工作的村民增至670人,相比之前留守的153人,增加了3倍多。
“从以前的村集体收入1万多块钱到现在的100多万元,人均收入从几千块钱到去年的三万三千元。”说起现在的日子,郭保伟开心之余,并不满意,“村里产业太单一,难以吸引有文化、有学历的青年,缺少人才,就缺少长久发展的后备力量。”对于村庄的发展,郭保伟也有一肚子的愁肠事。不过,这些对于曾经世世代代翻山越岭的桐峪沟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山”不可翻越。“目前我们准备利用闲置的房子,做一些民宿,建一部分采摘园,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想考察引进一些产业项目,不仅让村民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让外地人来我们这里上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希丽)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辖区居民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度、参与度,助燃创城内...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