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打好“旅游牌” 潭溪山: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大众报业记者 刘磊 王娜
4月24日,潭溪山山花烂漫,万亩连翘花开四野,满目苍翠绿意延绵,游人陶醉其中。
爬到山顶,一弯碧桥划过长空横亘山涧,正是这座获过世界大奖的无背索斜拉式弧形玻璃桥,成为连接潭溪山与外面世界的通道。俯瞰山下,半山腰的木屋别墅在山野间若隐若现,石崖瀑布溪流潺潺,花香鸟语暖风习习。摄影师赵峰告诉同行的记者:“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好景。”
的确,坐落于淄博市太河镇与青州交界的潭溪山,是拍客眼中的取景佳地。春花夏水秋叶冬冰,四季有景,别有韵致。
作为土生土长的“太河人”,潭溪山景区负责人侯纪山怀揣乡愁,用双脚丈量着家乡的道道山梁,寻找着适合潭溪山发展的旅游路径。他和乡亲们一道,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金山银山,让废弃的水洼变成了聚宝盆,使村民贫困的生活日益宽裕起来。
“从脱贫到致富,找对产业很重要,乡村特色旅游是我们探索的致富路径。解决就业,解决农村闲置人口,活跃地方经济,背靠金山银山,我们不愁没有金饭碗。”侯纪山说。
潭溪山景区通过开发旅游盘活了闲置资源,并借助农业、矿泉水产业,先后吸引附近村居500余人到公司就业,在餐厅工作的石沟村贫困户杨桂香便是其中之一。
“打卡上班,每月可以领2000多元工资,别提多恣了。”杨桂香笑着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贫困户,很多都在潭溪山景区内找到了工作,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6年,太河镇经过研究并经有关村“两委”及贫困户代表会议通过,依托淄博潭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0万元折股量化到25个村584户贫困户991人名下,资金交给淄博潭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祥云桥旅游项目,确定了年固定收益7%的股权分红方案,让贫困户实现了“旱涝保收”,每户年均增收600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土地上,景区不仅带动着周边村民的就业,也给予了寻找商机的村民更大的宽容。
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期间,通往景区的主路两侧农家乐生意非常火爆。他们热情招徕过路游客,向游客介绍风光的同时,推销自家特产。泰阳庄园的刘福广是个有心人,十年前他就看好了这里的餐饮市场,如今旅游旺季他能日均接待游客几百人,年收入达30万元。
和刘福广一样善于捕捉商机的人不在少数。淄川鲁冠农产品合作社的李忠发现峨庄水土优质、交通便利、游客量大,便在通往景区的路上架起了20个果蔬大棚供游客采摘。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疫情影响,他今年依然可以有十几万的纯收入。
除了餐饮、采摘,在通往景区的道路两侧,还摆满了各种农产品进行售卖,多年的“经商”经验,让乡亲们越来越会做生意。峨庄小米、山鸡蛋、大樱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为打造地方特产IP推波助澜。景区直接带动当地农家乐30余家,农副产品经营处100余处。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7日讯(记者秦国玲)4月25至26日,青州市成立6个核验工作组,对全市32所初中逐一进行核验,坚决做到“开学条件检验...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