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吹来,门楣上色彩鲜艳的过门笺上下翻动,给节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多彩过门笺 迎春又纳福
▲青州民间艺人手工制作过门笺▲机器生产的新式过门笺□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通讯员 潘 伟
腊月,山东各地集市上,与春联打包销售的,往往少不了过门笺。
除夕前后,很多农户的门楣、窗楣乃至灶台上都贴上五颜六色的过门笺,就连影壁墙、橱门、墙窝子、箱柜抽斗、水缸、粮囤、牲口槽、小车、纺车、织机、农具上,也贴有小小一张。而堂屋门口、大门口贴的过门笺,最为绚丽多彩。一阵风吹来,门楣上色彩鲜艳的过门笺上下翻动,给节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过门笺,因地而异,有各种俗称,“过门钱”“门吊子”“花纸”“吊子”“萝卜钱”“挂千”等等。它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引人入胜。
早在汉代,古人每逢立春日,都要到郊外迎春,立青色幡旗在城门口,以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年丰民阜之意。唐宋时,民间在门楣上贴春幡,以代青幡,并蔚然成习。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云:“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这当是门笺的原型,意在迎春纳福。
到清初,“除夕贴挂钱”,已与现代门笺相似。据1660年出版的《招远县志》载:“除日,《初学记》谓之岁除……换新春联及郁垒、钟馗像,又制金银纸如钱状,贴门上楣,谓之‘过门钱’,其五色纸为之者亦如钱。折松枝悬檐下,布谷秸于庭中及墙下,谓之‘种谷’。”
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过门笺变形多次,却不改“迎春纳福”的初衷。门笺的具体形式各地不一,但几乎全部是合于黄金律的长方形,由中心的“脸子”,上、左、右的“边框”和下方“穗子”组成。现代门笺装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花卉、鸟、龙、凤、鹿等纹样组成;第二类,由图案衬托着吉祥的文字组成,如“万象春更新”“欢度(福)新春”“吉庆有余”“四季平安”等。
过去,农村好多地方都有门笺艺人,且技艺不低。很多门笺艺人,一个木墩、一把木棰、几十把刻刀和一沓彩色的纸张,便翻飞出形式各异的过门笺。过去,在地处鲁南的兰陵、莒县等地,门笺全部采用凿刻方法生产。过门笺也成了历史行进车轮下的一道印痕。上世纪五十年代,“保卫祖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笺子。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会有一些“东方红”“艰苦朴素”字样的过门笺热卖。等到改革开放初期,“优生优育”“关爱女孩”等开始出现在过门笺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各地手工门笺流行的最后几年,“学法用法”“依法治国”开始出现了。
2000年以后,市场上机器生产的过门笺慢慢变多,批量生产的样式多且整齐干净,明显要比手工制作的更受欢迎。市场浪潮中,仍然坚守过门笺手工技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他们从为了生计转向艺术传承。
“模切机上装着模板,每次可放入20张纸,利用机器将纸放在模板上进行挤压,模板上安装的刀片可以直接将纸切割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文字。熟练的工人两三秒就可以完成一沓20张过门钱的模切。随后,就交给钻孔的工人,用签子把多余的纸屑去除,这样过门钱就可以直接装袋销售了,比以前的纯手工快速精确多了。”青州市弥河镇杨家村村民杨立新说。
杨立新家的天宏过门笺,每年能生产近4000万张,订单供不应求。“现在青州市很多地方都村改居了,农民们都住上楼房,用过门钱的人越来越少。如今过门钱大多销往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北方各地。”他说道。
无论是机器制作,还是手工凿刻,过门笺在现代与传统的交锋中,承载的那份“迎春纳福”寓意始终不变。正如山东多地流传着“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的说法,老百姓盼的是来年风调雨顺,饭碗里有粮有肉。
新闻推荐
▲写春联▲剪纸▲青州市举办花海漫步——看花卉过大年活动▲市民在市图书馆阅读写福字贴年画祈福来...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