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骨架彩塑 揉进故土情怀

潍坊晚报 2019-08-20 09:23 大字

老家青州的赵树青创新彩塑艺术已获国家专利,欲推广到美术教育中

夸张的面部表情、独特的造型动作、五颜六色的衣服……一件件雕塑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老家青州邵庄镇北王孔村的赵树青在传统彩塑艺术上大胆创新,结合当代雕塑艺术,发明了一种新工艺——“骨架彩塑”,制作工艺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今年4月,他带着近百件作品参加比赛,揽回两个国家级奖项。

根据市井百姓创作,雕塑融合家乡本土文化

8月8日,赵树青回到老家青州邵庄镇北王孔村,并带回了部分雕塑作品。憨态可鞠的长者、粉墨登场的京剧演员、拎着包赶火车的一家子……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这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雕塑都在我学校的工作室里。”今年39岁的赵树青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是东莞市济川中学的一名老师。

记者发现,赵树青的雕塑作品表情都非常夸张,造型也极为独特。但作品主角极少是社会精英或白领,也很少表现英雄气概和领导气质,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底层的草根民众。其作品主体多是农民工和市井百姓,他们或辛苦打工谋生,或奔波回家过年,或街头集聚演艺,或节庆欢快舞狮……虽然少了高大上的豪气、霸气,却多了一份随意、温馨和悲悯,散发出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

“我很多作品都与我家乡的传统文化有渊源,因为很多雕塑都是根据我们村的人物进行创作的,像是《迎新年》《回家过年》等系列作品。”赵树青说,他小时候在青州农村生活,熟悉草根阶层的形貌特征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形成了他个人的表现和审美取向,并在自己的雕塑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受启发创造“骨架彩塑”,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赵树青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时,还代表学校去参加了潍坊市的绘画比赛。“我真正系统地学习绘画是在初三,高考时是美术艺考生。”赵树青说,高中时,他立志非中央美院不上,却因英语不好,屡屡受挫。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依然坚持追求艺术理想,在调整了目标后,终于在复读的第四年考上了广州美院。

赵树青说,在2013年时,东莞市济川中学就组建了雕塑兴趣小组,利用陶泥等尝试雕塑制作。由于雕塑制作时间较长,加上难度较大、成本也不低,因此雕塑课成为一个鸡肋。这时,如何创新雕塑,发展美术教育,成为困扰他的一个大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树青被学生在幼儿园制作的超轻纸黏土作品启发,并在散步时发现建筑从骨架到塑形再到外墙变化的过程,他感悟到一种新的雕塑技艺过程,再结合超轻纸黏土材料的运用,创造了新的雕塑样式:骨架彩塑制作工艺,后来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当时我还需要对这一技艺进行打磨,很幸运我得到了济川中学的大力支持,经常在学校的工作室中创作到凌晨。”赵树青说,骨架彩塑慢慢成为济川中学的特色课程,并逐渐向初一、高一全面开课。

揽回两个国家级奖项,想通过公益推广技艺

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赵树青也开始崭露头角。今年4月,济川中学骨架彩塑工作团队参加了教育部在苏州举行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赵树青领衔的骨架彩塑工作坊及撰写的《骨架彩塑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斩获全国工作坊一等奖和案例一等奖。6月,其作品《阳光下的成长》登载在《人民日报》上。

“最初评委和领导对我的作品有些不了解,在展演的6天中,我不断地和他们交流并阐述作品构思、特点、优势等,才使他们对我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最终揽回两个国家级奖项。”赵树青说。

现在的赵树青正积极推动骨架彩塑技艺相关书籍的出版,并通过公益让更多老师、学生学习到骨架彩塑技艺。“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都会面临两个选择,偏重于创作或偏重于教学,尽管两者并不矛盾。”赵树青说,就他个人而言,他更看重教学。虽然他的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他想做的是证明超轻纸黏土能用来雕塑创作教学,骨架彩塑能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得到普及。文/图本报记者王路欣

新闻推荐

清淤修栈道 五里景区露美颜 部分主要景点今日恢复开放,帮助周边村民尽快走出受灾阴影

部分主要景点今日恢复开放,帮助周边村民尽快走出受灾阴影8月15日,记者来到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片区,这里有一处名为富...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