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平台载体建设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潍坊日报 2018-07-25 10:09 大字

昌乐:凝聚发展动能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于菲)乡村振兴,创业先行。近年来,昌乐县不断丰富创业载体,畅通创业渠道,助力6700多名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新创办各类经济实体近5000家,被确定为全国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县。

环境优商,返乡创业生态效应日益显现。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见》等推动返乡创业的6个文件,从政策保障入手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优化服务流程,创业项目实行一站式登记,开办公司推行网上注册,实现零跑腿和最多只跑一次腿。对省、市创业示范基地在上级奖补的基础上,一次性配套奖补10-20万元,县级创业示范基地(园区)已落实奖补资金1510.5万元;为1200多名返乡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及社保补贴280余万元;为537名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贷款1.26亿元,贴息418万元。投资23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了“潍坊创业大学昌乐学院”;在创业园区建立起6个创业大学实践基地,形成了集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实演孵化和拓展交流于一体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载体。同时,依托人社所,在每个镇(街区)建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站,构建起了以“县创业指导中心+镇创业服务站+园区创业基地”为主体的三级创业服务模式。

孵化育商,返乡创业裂变效应日渐突出。制定“一中心三园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规划,被列入全市“1030100”重点项目。潍坊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基地在2017年全国首届“双创”活动周中,荣获优秀项目奖和最具人气奖;建成的职业农民创业孵化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朱刘返乡农民工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创业园被认定为市级创业示范园区;返乡农民工蓝色经济创业园业已建成,入驻项目46家;新型农业实体创业园已完成50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办公楼主体建设,建设了珠宝产业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全县孵化基地(园区)达到17个,入驻企业1913家,带动就业25362人,实现了“一镇一园区”“一品一基地”。通过对3处省级创业示范基地、9处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实施“六个对接”,全面改造提升,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庵上湖田园综合体创业示范基地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依托潍坊创业大学、昌乐创业学院和“创客空间”,成立了创业学员俱乐部和10处镇(街区)俱乐部分部,发展会员1900多人,通过“创业项目周末分享交流会”、创业沙龙等平台,拓展交流空间,带动570多人创业。

产业聚商,返乡创业高地效应逐步凸显。去年以来,该县确立了智能制造、现代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六大新兴产业,按照“一镇一品”规划,建设鄌郚乐器、红河食品、乔官板材、营丘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创业项目与县域产业布局、品牌建设融合发展。依托产业招商引进项目,建立起了1000多个创业项目库,有658人通过推介实现创业;依托产业集群的政策、资金和服务优势,吸纳235名返乡创业人员入园创业。运用“互联网+优质品牌”,建立了电商创业网店2200多家,麻雀粮仓、松鼠小屋、都昌菩提文玩等品牌电商在成功创业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创业就业。以“六大农业聚集区”为载体,引导返乡人员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创新创业,一大批“农创客”“农创体”脱颖而出,新上创业项目1070多个,围绕打造“新六产”、塑造“四型”农业,培育返乡农民合作社500多个,扶持引领返乡农民创办农业规模经营主体1867个,带动3980人就业。

典型引商,返乡创业雁阵效应已经形成。在全县选树潍坊十佳新型农民创业者李邦峰等优秀返乡创业带头人,通过电视网络、现场创业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了“返乡创业宣传月”活动,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选和创业大赛,依托媒体开辟返乡创业专栏。利用传统节假日,主动与“乡贤能人”建立情感联系,引导“乡贤能人”关心关注家乡发展,推进智力回归、人才回乡、资本回流,通过典型带动,全县形成了以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和“乡贤能人”为主体的“雁群式”返乡创业新趋势。

青州:创业载体新模式催生高质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付生)围绕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和“四个城市”建设,青州市始终把就业创业作为民生保障第一功能,坚持创业人员全覆盖、创新要素全供给、线上线下全方位,创设“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发展模式,目前已累计入驻创业实体3859家,实现带动就业28497人。

立足全城发展,打造创新创业大众试验平台。坚持全程化创建差异化发展,依托各镇街优势资源,建设重点创新创业园区,推动基层创业人员实现就近创新创业。目前,已建成王府现代农业示范园、益都钢材物流园、东夏鲁东瓜子产业园、弥河机械装备创业园、王坟根雕创意园等16处各具特色的“一镇一品”创新创业园区。直面初次创业大学生资金、技术、经验短缺等现实问题,实行“量身定策”,加强创业要素扶持,建成线上线下大学生创业园6处。坚持龙头引领,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平台智联创业孵化中心,累计入驻创业实体230余家,其中孵化成功32家,8家企业获得专利26项,3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实现产值8200万元。

立足产创融合,打造创新创业特色示范平台。建设花卉产创专区,线下建成四个“全国唯一”的花卉创新创业载体,即花卉高新经济区、省级花卉高科技博览园、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和花卉专业学院,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3.1万亩,年交易额110亿元;线上建成“花多采”全产业链电商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北京、天津、江苏沭阳、青州等花卉批发市场供应资源,开展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带动青州花卉电商企业发展至440家,上半年实现交易额30亿元。建设旅游产创专区,探索“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全省唯一的乡村旅游主题电商平台“八喜旅游网”,成功入选山东省和潍坊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自主开发了乡村旅游支付系统和全省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八喜大集”,累计入驻旅游公司800家、乡村旅游点3490家,带动就业近万人。建设文化产创专区,借力“文化青州”深厚产业资源,高标准建设中国中晨(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小镇创业园,目前小镇一期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入驻业户达30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建设物流产创专区,依托青州交通区位优势,投资6亿元建设泓德物流创业园,入驻企业100余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物流业务辐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600多个城市,零担配送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园区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配送额超过110亿元。建设农村产创专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阿里巴巴全国首家县域农资产业带,运营村级服务站172个,上行企业102家,年交易额3亿元,列潍坊第一,全省前三;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企业230家,温室大棚及设备出口全国第一。建成省内第一家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专营地方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地主网”,积累用户178万户,实现累计交易额3.7亿元,培训涉农群体11万人,服务基地15万亩,直接拉动近5万农户实现增收1.7亿元。

立足动能跨越,打造创新创业核心引领平台。建设“千人计划”(青州)产业园,致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主导的高端项目,真正实现了“拎包入驻”。目前已先后引入科而泰重工、德骏超高效节能电机、耐威智能航电、超同步伺服电机等前沿项目,落户新松机器人研究中心、山大碳纤维技术研究所,筹备成立全国性的“千人计划”联合产业研究院,带动形成顶尖人才领衔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产才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院士生物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6700余亩,目前已落户吉青化工国家863项目、全国最大的瓜尔胶生物质产品生产企业荣美尔生物科技等高端生物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成集研发、孵化、生产、流通于一体,产业链条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生物产业新区。建设科教创新园区,整合学校资源,启动齐鲁科技学院新校区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教创新园区,完善人才集聚、教育培训、科技孵化、创意创业等四大核心功能,推动形成集产学研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创智片区。

在构建三类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激发平台活力、保持平台生命力,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着力实施了三大活力工程。实施“中关村+青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中关村+青州”创新创业大讲堂、小微企业特训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高端人才智库等4大平台,为各类创新创业人员提供高附加值的创业思维和创业实战培训,开创了县域创新创业示范发展新模式。积极搭建全国性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为各类创新创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本领展示和经验交流机会,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着力培育“乡情感召凤还巢”“院士专家青州行”“千人计划专家青州行”三大“人才盛会”品牌,激发了前沿顶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奎文:努力搭建高标准创业孵化平台

本报讯(记者于菲)近年来,奎文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把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融入楼宇经济发展总体布局,高起点规划、全过程服务、专业化运营,努力搭建高标准创业孵化平台。

高起点规划,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品牌。目前,奎文区已建成各类孵化平台14处,形成南北互动、东西共进、中央集聚的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体系,中心城区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南北互动,促南北两极产业转型,城区南部规划建设齐鲁创智园项目,满足了城区南部创业者的孵化需求。目前,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园区“潍坊市科技孵化中心”已整体搬迁至创智园。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引导神舟重工集团设立神舟重工创业孵化基地,入园企业达到58家,带动就业1500余人。金宝集团投资设立的山东半岛大学生创新创业谷、文化创业产业园、世博国际商务大厦等一批新型孵化平台也已初具规模,近期大数据中心也将落户南部经济开发区;依托北部转型发展优势,积极引进优秀产业集团在北苑街道建设歌德创业园项目,目前服务企业1000余家,带动就业10000余人,实现利税总额1.3亿元。歌德创业园获评2017年度“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东西共进,促东西两翼产业升级,东部依托新华路商圈,积极搞好对接服务,积极推进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和留学回国创业园落地,带动金宝新华大厦、浙鑫广场大学生创业园、嗨创业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批创业平台的建设打造,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创业集聚效应;西部引进知名投资集团赛伯乐金融控股集团设立信息产业园,目前已成功引进华为大数据中心,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央集聚,促城市中心活力提升,依托中部商业地产优势,设立了阳光100凤凰社创业园,入驻企业近300余家,涉及金融、贸易、教育培训、IT、投资管理等行业,带动就业5200余人,2015年获评“省级创业示范园区”;借助万达、泰华商业优势,致力打造新兴创业孵化模式,规划设立了鸢都创业街区。今年又新打造了东盛创新创业园、泰华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批创业孵化平台。

全过程服务,助力创业孵化平台快速发展。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区级领导包靠孵化器建设机制和部门楼长制,按照“包对接、包引进、包注册、包发展”的要求,责权一体,一抓到底。出台《奎文区扶持总部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政府奖励运营商—运营商补助服务企业—企业轻装发展”的良性互动。出台《奎文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项目管理办法》,对认定的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补资金。截至目前,共认定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4处,发放奖补资金186万元。出台《关于加强与市级孵化器创业孵化期满企业对接的意见》,对所有的办事流程进行再优化、再合并、再精简,并积极探索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和免费代办制,真正让入驻企业省心、省时、省力,营造护商、助商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专业化运营,提升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成效。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府鼓励引导、社会举办、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设思路,针对楼宇实际情况,为各园区明确发展方向。阳光100凤凰社面向年轻创业者,歌德创业园面向拟上市企业,神舟重工创业孵化基地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京广文化广场面向文教类企业,既突出园区发展特色,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歌德创业园打造“股权+孵化”模式,成立了歌德股权投资产业中心,配备多支专项创业投资基金,为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阳光100凤凰社积极探索“股权+平台”的模式,联合潍坊创新金融有限公司成立金融创新产业园,引进发创金融、市城投公司等股权融资渠道,全方位扶持企业发展。在创业孵化示范载体的基础上,嫁接产业资源,使孵化效果呈几何倍数辐射。阳光100产业园凭借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区的工作经验及平台资源,嫁接新的产业链条,打造金融创新产业园、全影婚嫁产业园、文化教育创意产业园三个专业化特色园区,真正做好龙头园区由孵化“单个企业”向孵化“孵化器”的转型,从而培育更多上规模、上特色、上水平的高质量创业企业。歌德创业园计划两年内新建现代建筑产业园、现代服务产业园、文娱影媒产业园和先进制造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区,形成完整的基地、园区、产业园三级孵化载体。

寿光:着力打造草根与精英并肩创业格局

本报讯(记者付生)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引导,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突出特色、自主发展”的思路,寿光市着力打造覆盖全域、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创业孵化平台。目前,该市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平台68家,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平台1家、潍坊市级4家,入孵企业1416家,带动就业11020人。

优化创业载体布局,建成三级孵化平台体系。坚持高端定位、创业引领的理念,高标准建设了寿光市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潍坊科技学院人力资源优势,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文化创意大厦、孵化大厦、大学生创业园、信息中心5大专项功能区,成为潍坊市综合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助力精英创业、创新孵化模式等多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孵化创业主体412家,被授予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6个国家和省级称号。重点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CED电商聚集区创业孵化基地、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防水产业创业园等9家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探索创新了“孵化—转化—产业化”新模式,为全市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在全市建成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53家,吸纳大学生创业者275人,带动2147名农户就业,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链条延展。建成潍坊市级创业型街道2处、创业型社区4处,潍坊特色创业小镇3处。截至目前,全市年均新增创业主体1.5万家,市场主体存量达到10万家以上。

围绕产业特点优势,创新三类创业孵化模式。探索实践了“创业平台+创业者+农户”新路子,立足寿光现代农业产业优势,瞄准全省一流的农业创业孵化平台标准,着力打造了大学生农村创业孵化中心,吸集农业创业者210人,带动农户就业640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亿元,利税500余万元。探索构建了“孵化+研发+企业”新模式,立足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工业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5个,引导制造业创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增加服务环节,实现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防水材料创业园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了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成为集科研开发、产品升级、企业转型、物流配送、销售施工于一体的创业孵化示范园,目前研发新型材料20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专利422项,参编国家标准28部,获得省市科技创新成果159项,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个,入驻企业106家,吸纳就业近万人。探索推行了“互联网+平台+创业企业”的新业态,支持“互联网+商务”“互联网+物流”等新兴业态,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孵化和投资相结合的电商和智慧物流创业平台。

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发挥三维政策助力效应。出台《寿光市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寿光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项目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市财政每年拿出370万元,用于扶持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和创业平台建设。出台《精英人才创业计划实施办法》《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寿光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双百计划”“桑梓人才计划”和“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转型创业计划”等八项人才计划,推动人才不断向创业平台聚集。吸引培育千名人才进入平台创业,直接带动就业4300人。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落实小微企业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减负松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创业者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出台了五项开放市场准入,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的系列政策,不断提高创业服务质效。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开通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就医、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

高密:打造乡村振兴战略新样板

本报讯(记者于菲)近年来,高密市构建起了以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主体,以各类创业平台载体为延伸的创业工作新格局,全面激活各类创业元素,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市活力持续提升。目前,高密市已成功入选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先后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处、潍坊市级10处、高密市级9处,创建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1处、创业型社区2处、“四型就业社区”11处,潍坊市级创业型街道(乡镇)3处、创业型社区5处。

政策驱动,典型带动,提供创业平台持续发展新动能。该市对现有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扶持政策进行整合,并出台了《高密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创建实施方案》,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创业专项资金,对被认定为高密市级的创业型镇街、社区、特色创业小镇及孵化基地(园区),最高给予2-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该市对重点创业项目给予政策性担保服务、成立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全面培育扶持起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力强,具有一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一大批优秀创业者选择返乡创业,并形成独特发展模式。周燕宇毕业后返乡创业,创立燕宇服饰大学生特色创业基地,带动当地工艺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直接促进就业450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000多人;返乡大学生周世龙创立鼎固劳保公司,在创业政策扶持下,建成张鲁农村大学生淘宝电商创业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目前,直接促进就业36人,带动创业实体80多家,年营业额突破1亿元。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支撑,激发创业活力,支持、鼓励传统产业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拉升产品档次。90后大学毕业生綦梦琦出身“高密菜刀”世家,创立“才匠”品牌,建成菜刀博物馆,拉长产业链,全国线下网点达到59家,销售额达160万元,连续3年实现同比增长10%;创业者孟非在探索高密市“泥老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中,以泥老虎的企业Logo定制为起点,发展到艺术衍生品创作、婚庆产品、宝宝印等1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使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生机,赋予了新形态。

产业拉动,升级撬动,打造创业平台快速发展新引擎。为鼓励、支持返乡创业,该市借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胶河土豆”,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辐射做大全域土豆产业,现已形成以土豆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土豆之乡”,直接从事土豆种植的农户达到53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8000多人,土豆种植规模发展到4万余亩。借助“互联网+”迅猛发展势头,在发展电商孵化基地(园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淘宝专业户”,由户及村,由村及镇,形成更大规模电商集群。该市有超过2000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个体电商网络店铺超过3000家,年交易额达214亿元。现已建成大学生电商孵化基地、中科智谷科技创业园和柏城“互联网+”电子商务创业园,累计入驻电商企业400多家。年初,经济开发区被授予潍坊市首个“中国淘宝镇”,张鲁寺村、枣行村等4个村庄被认定为“中国淘宝村”。充分发挥高密东北乡文化特色,放大莫言效应,推动东北乡文化旅游基地建设,依托“红高粱影视基地”,创建了集农业、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占鳌农业合作社”和“东北乡红高粱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体验、儿童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已有230家农户入社,每年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创新推动,服务促动,优化创业平台健康发展新环境。全面开展“保姆式”创业服务,畅通“绿色通道”,成立高密市创业联盟,建成公益性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创业政策、税费减免、创业平台、创业服务、创业导师、投资机构和创业大学等7大资源,为各部门搭建政策落地平台,为各类创业者和初创企业解决资金、场所及人力资源支持等问题,全面提升全市创业活跃度。全面推行人社工作业务下沉,实现贴近服务,启动人社服务“零+1”改革(即零上门、一次办),现已面向社会公布“零上门”业务89项、“一次办”业务193项,覆盖人社系统80%的经办事项。推进改革“落地”,实现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对列入“一次办”事项,统一设计办理范本,简化申报材料,细化操作指南,推动服务下沉,最大限度地让各类创业者办理业务更加方便顺畅,创业生态得以进一步优化。

新闻推荐

高温橙色预警!热热热!山东9市今迎40℃高温

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19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今年夏天格外热,这还真不是大家的错觉或者“矫情”。山东省气象台...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