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顾问全覆盖 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报记者潘来奎
近年来,潍坊市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周密组织,积极服务,加强保障,不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各级高度重视,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市政府将“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市委改革办将其列入司法体制改革重要内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年内实现“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全覆盖”。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关于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司法局跟进出台《实施细则》,作出具体部署;8月,市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市司法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解读,面向社会作出承诺。各县市区均结合工作实际出台相关《意见》、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工作扎实开展。
夯实工作基础,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打造务实管用、方便快捷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全市农村新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农村新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室),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一室一庭一台一广场,并与综治维稳、“一村一警务助理”等平台相结合,统筹发挥作用。市政府督查室将“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工作列入年度督查计划,计划11月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对全市“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工作开展专项督查,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夯实平台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镇(街)中心(站)131个、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2968个,覆盖率均达94%以上。法律顾问面向服务村(社区)公布工作电话,利用好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平台,建立面向服务村(社区)的微信群,实现了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现场服务与在线服务相结合,及时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服务对象解疑答惑。
完善制度机制,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完备制度支撑。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市开展工作试点,在政策制定、机制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明确法律顾问的资格条件、选聘程序、考核评估标准,将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选入服务队伍。目前,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完善工作规范机制,制作统一的工作日志、工作台账和服务标准,制定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参与处置群体性敏感性案件和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等方面的工作指引和规范,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遵循。建立信息研判交流机制,对重点工作、难点问题由所属执业机构集体研究并及时上报,确保有效规范解决。
围绕中心大局,坚持基层和问题导向,为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基层治理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纳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审定起草村规民约等文件3000余件,代为起草修改法律文书4400余件,围绕换届选举以及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婚姻继承、宅基地管理、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为镇街党委政府和村党组织提供法律意见1.1万余条,提高了基层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形成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村(社区)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格局。广大村(社区)法律顾问深入基层一线,主动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将提供法律服务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转化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使法律服务接地气、解民情、见实效。去年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8万余场、受众160万人次,开展“送法进社区”“以案释法”1.3万次,发放宣传书籍、画册、手提袋、法律明白纸等35万份,解答法律咨询7.5万余人次,协助群众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400多件。基层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协调联动,引导群众运用法治途径解决矛盾纠纷,法律顾问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00余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选择。
加强保障,强化督导,确保“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加强队伍管理。把村(社区)法律顾问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列为必修课,引导其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结合法律服务人才战略,侧重采取“走出去”模式,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高层次培训。开展“法律进社区”“律师赶大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活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实践中提升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加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行风行纪教育,明确“底线”、划定“红线”,确保不出问题。强化组织保障。各级统筹安排,加快进度,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已实现全覆盖目标。各地积极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和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加大投入保障,2017年度,全市共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经费1138.18万元,其中青州、寿光、昌乐等县市每社区每年落实经费过万元。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两微一端”等媒体载体以新闻、专版形式广泛宣传,让“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家喻户晓,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督导考核。市委改革办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督查的重要内容,组织财政、发改、司法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市司法局将其列入“作风建设年”活动公开承诺任务目标,组织现场观摩,推动工作平衡开展。各县市区将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重点推进,重点落实。加强法律顾问工作情况考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采取三级百分制考核、交叉考核等不同形式,奖优惩劣,对达不到规定服务时限,不能履职尽责,甚至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一票否决并视情节严肃处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于菲)日前,全市创业平台暨农村创业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