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千里壮游只为官

安徽商报 2018-05-13 10:20 大字

李开周﹙作家,现居开封﹚

杜甫晚年写过一首长诗,回顾了他的前半生。

这首诗的题目只有两个字:壮游。但内容实在太长,不算标点都有五百多字,假如全抄下来,既占用大家阅读时间,又有诈骗稿费的嫌疑。所以呢,下面只转述一下诗义好了。

杜甫说,他出身世家大族,七岁就能写诗,九岁编过诗集,十九岁时名声大震,整天与一帮成名立万的老头子喝酒论道,不屑于跟同龄人打交道。

大约二十岁那年,杜甫在家待不住了,开始出去漫游。他从河南洛阳出发,过淮河,渡长江,去湖州、常熟、苏州、绍兴、萧山、南京等地游玩。

他在苏州祭过阖闾墓,在萧山登过古驿台,在绍兴泛舟鉴湖,登顶天姥山,在南京畅游瓦棺寺,观景雨花台。当时交通落后,行程迟缓,杜甫边走边玩,边玩边写诗,边写诗边交朋友,如此这般玩了大约四年,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才回到他的老家河南巩县。

回巩县干嘛呢?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两级。考生们先在老家考,通过以后,送到京城,这一级考试称为“乡贡”;到了京城,再从明经、明法、进士、时算、秀才等科目中任选一科,进场考试,通过明经考试即为明经,通过进士考试即为进士,通过秀才考试即为秀才。

杜甫通过了老家的考试,被送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可惜没考上,落榜了。但他不当回事儿,毕竟年轻嘛,才二十几岁嘛,来日方长。

落榜的杜甫收拾行装,再次出游。这回他去了河北,又去了山东。他游过邯郸、青州和兖州。他春天歌咏于丛台之上,冬天狩猎于青丘之旁,盘马弯弓,追逐鸟兽,随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此这般又玩了五年左右。

三十岁那年,杜甫回到河南,结了婚。那是他第一次结婚,即使按今天标准来看,也属于大龄青年。

结婚以后,杜甫老老实实在家待了三年多,碰巧遇到李白。李白说:“老弟,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跟我东游如何?”两人一拍即合,杜甫又开始了人生当中第三次漫游……

从婚前到婚后,从二十岁到三十多岁,杜甫断断续续玩了至少十年。他的前半生可以用一个字来总结,那就是“玩”。

玩是需要本钱的,出去玩更需要本钱,杜甫去那么多地方游玩,假如没有川资路费撑着,早就饿死在半道上了,怎么可能玩到十年以上呢?

杜甫当然有本钱,因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

我们知道,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当过膳部员外郎,是专门监督国宴的干部(几百年后陆游也干过类似的工作)。他父亲叫杜闲,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或者县委书记。他叔父叫杜登,当过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他有一个姑父叫贺撝,也当过县尉。

杜甫的母亲姓崔,在唐朝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与皇帝世代结亲。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叫杜慎,杜慎的第二个儿子叫李琮,李琮有一个女儿,后来成了杜甫的姥姥。李世民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元名,李元名的外孙子就是杜甫的姥爷。因为这些关系,杜甫的舅舅和表兄都当了官。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杜甫不在乎这些亲戚关系,他其实是挺在乎的。举个例子,有一年他去四川,碰到一个名叫李义的皇族子弟,一打听,人家是太宗皇帝的弟弟的玄孙,赶紧过去套交情:“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及舒国,实维亲弟昆。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高祖李渊生了十八个儿子,您的祖上是老十七,而我姥爷的姥爷是老十八,说起来咱们都是亲戚呢!

仔细推敲杜甫的那三次漫游,您会发现他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游玩,他还负有相当重要的使命——走亲戚。

举例来说,杜甫第一次漫游时去过常熟和湖州。去常熟是为了拜见他的姑父贺撝(时任常熟县尉),去湖州是为了拜见他的叔父杜登(时任湖州县尉)。

他第二次漫游时去过邯郸和兖州。去邯郸是为了拜见他的舅父崔历(时任邯郸县令),去兖州是为了拜见他的父亲杜闲(时任兖州司马)。

第三次漫游是陪李白一块儿去的,两人到过齐州(今山东济南),在那里结识了已经卸任的北海太守李邕,以及李邕的族孙、齐州太守李之芳。杜甫跟李邕和李之芳并非亲戚,但是李白跟他们有亲戚。

严格说,李白生于万里之遥的碎叶城,与中原李姓没有一毛钱关系。在那个重视门第的时代,作为内迁商人的儿子,李白在官场无亲无故,无依无靠,为了得到强有力的帮助,他不得不到处攀亲戚:“您姓李,我也姓李,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这么有才,您就认我当亲戚可好?”所以朝中大佬李彦允成了李白的远房祖父,当涂县令李阳冰成了李白的远房叔父,北海太守李邕成了李白的远房大哥。

张尔岐《蒿庵闲话》云:“近俗喜联宗,凡同姓者,势可藉,得可资,无不兄弟叔侄者矣。此风大盛于唐,其时重旧姓,故竞相依附。至于每放一榜,诸中式人与主司同姓则为侄,其母与主司同姓则为甥,其妻与主司同姓则为侄婿,与主司之母同姓则为表侄,与主司之妻同姓则为妻侄。姓稍孤僻,或上推至祖曾祖母,必求有当。交互组织,无非嫡亲骨肉,真异事也!”李白云游四海,见到姓李的大佬就跟人家联宗,绝非因为他天生“自来熟”,而是因为当时的官场风气和文坛风气就是这个样子,他只是赶了一趟潮流罢了。

杜甫生于世家,在官场上本来就有很多亲戚,用不着跟外人攀亲戚。俗话有云:“血脉相连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俗话又有云:“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大唐地方官两三年为一任,任期不得离开半步,除非奉有旨意。当时交通又落后,亲戚们居官一方,相隔千里,假如不上门拜访,一辈子不见面都是常事。杜甫为了维护他们杜家庞大的关系网络,趁着年轻力盛,去各地为官的亲戚那里转一转,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是串亲戚,干嘛非要去做官的亲戚那里呢?难道不做官的亲戚就不去联络了吗?那倒也未必。但从杜甫的切身利益着想,应该优先拜访那些做官的亲戚,这样对他将来走上仕途才更加有利。

了解杜甫生平的朋友都知道,杜甫这个人是非常热衷,极其渴望当官的,极其渴望光大杜家的门楣。

在唐朝,一个人要想做官,最正规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参加地方的乡试,顺利通过,成为乡贡。

第二,参加京城的省试,顺利通过,成为明经、秀才或者进士。

第三,参加吏部的选试,顺利通过,被朝廷授予官职。

当我说到“秀才”的时候,大家先别忙着挑错。唐朝的秀才跟明清可不一样,明清秀才是科举考试金字塔的底层,唐朝秀才是科举考试金字塔的顶层。在唐朝,秀才比进士更加值钱,因为进士可以常考,这一轮考不过还有下一轮,而秀才却是皇帝偶尔心血来潮时才能考那么一两回的特殊科目,考生必须在成绩、才能、品德、相貌、运气等等方面都出类拔萃,才有可能得到秀才的身份。

唐朝的整个科举制度都跟明清不一样。明清科考不限门第,不限资历,糊名考试,严打作弊,近似于现在的高考。唐朝每一级科考都需要有在职官员的推荐才能参加,考卷不糊名,既要看成绩,更要看考生与朝中官员的关系,近似于几十年前工农兵上大学的群众推荐和领导批准。

杜甫为了参加乡试,首先要得到老家官员的批准;为了参加省试,必须要得到三名以上在职官员的推荐;为了参加选试,更要拿到五名以上在职官员的担保书。所以他不得不去拜访他那些做官的亲戚。鉴于那些亲戚散布各地,所以他又不得不走出家门,千里壮游。

杜甫所谓的“壮游”,并不是壮年的旅游,也不是壮士的旅游,而是心怀壮志的旅游。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不得不出发的一场旅游。

当然,旅游可以达成很多目的。第一,可以化解青少年分泌过剩的荷尔蒙,实现他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诗意理想;第二,可以积累素材,在未来的科举考试中写出言之有物、格局宏大的诗赋,进而取得好成绩;第三,可以了解社会,增进阅历;第四,可以结交朋友,拓宽人脉;第五,万一将来科举失利,或者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没能通过吏部的考试,到那时还可以请求在远游中结识的官员、贵族、皇亲国戚提供帮助,直接通过推荐来做官。

杜甫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但他在壮游中串联了一大帮亲戚,结识了一大帮贵族,其中包括唐玄宗的哥哥、唐玄宗的女婿、宰相李林甫的女婿、宰相杨国忠的朋友、宰相张说的儿子……所以他虽然科举落榜了,最后还是当了官。

千里壮游只为官,这就是我对杜甫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唐朝其他诗人的总结。大家如果得空,不妨去翻翻李白的传记,读读高适的年谱,看看白居易的诗词,应该可以赞同这个听起来很俗气很功利很小家子气的总结。

白居易二十八岁得到地方官的举荐,二十九岁考中进士,然后写了一首很长很长的《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姑且摘录几句:

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谁。

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

……

相马须怜瘦,呼鹰正及饥。

扶摇重借便,会有答恩时。

前四句表达了他对宣歙观察使崔衍大力举荐的感激之情,后四句拍着胸脯向崔衍打包票:“您老人家放心,我当了官一定会报答您的,但是下面还有一场吏部考试,您能再举荐我一次吗?”

这个崔衍是谁呢?就是白居易十八岁后从长安到安徽壮游时,通过哥哥白幼文和叔叔白季康牵线搭桥,结识的一位地方大员。

新闻推荐

青州市招聘299名中小学教师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青州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99名事业编教师和100名聘用制教师,要求应聘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户籍不限;其他学历人员限潍...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