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路通往马莲台 ︻ 于洪亮
从不同方向通往马莲台的道路,大大小小有好几条,我说的这条却最便捷、最通畅,游人也最多。日前出发青州台头村,从这路绕道而行,我欣喜地看到路旁新修了旅游栈道,人造小河河底也铺了石块、石子,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道路。触景生情,十七年前为修路徒步勘察的境况,又重现脑际……
人所共知,临淄多历史遗存,自然景观却相对匮乏。为发展旅游业,弥补现有景点的诸多不足,人们把目光瞄准了齐陵境内的马莲台。
马莲台位于齐家终村东南方向,地势险要,高台雄奇。丘壑多有古树,自然风光秀美。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青州有一姓马名莲的村姑,为人性情温雅仁厚,只是生得满脸麻子,受本地人歧视。因此离开故土、立志修行,最后来到终村马莲台。附近百姓便把这台称为“麻脸台”。后来她修成半仙之体,四方乡亲,谁家有病有灾,都来求麻脸仙姑。说来神奇,不论何种疑难杂症,麻脸仙姑一看就好。村里人深受感动,编成顺口溜“麻脸到,灾除掉”。从此,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尊称为马莲台仙姑,日后又捐资建庙,供奉香火。
明万历神宗时期,国家发生兵乱,生灵连遭涂炭。村民常去马莲台躲避祸难,每次都能安然无恙。想来,除去神话传说,主要原因是马莲台台高林密,不易行走,兵匪望而却步,故保住一方平安。
马莲台植被郁郁葱葱,山果挂满枝头,既有人文历史,又有自然景观,引起人们重视,并决计予以开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马莲台我曾去过多次,但都是走南路回返过来,出辛店城区直接奔马莲台尚无路可走。2001年8月的一个上午,秋雨过后,丽日蓝天。我跟区文化旅游局的几个同志,会同当时的齐陵镇人大主任王金清、副镇长陈奉亭,来到了淄河铁路桥南端通往马莲台的丘壑入口处。这丘壑在临淄地面上该算没有岩石的“峡谷”。由多年雨水冲刷而成,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曲折、高低不平,窄处有百米多,宽处可达数百米。两旁是陡立的黄土断崖,沟底一块块、一畦畦,横七竖八,极不规则地种满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这少有人涉足的丘壑中,通过实地勘察,拿出实施意见,准备修一条通往马莲台的旅游道路。
事先早有准备,我们都换下了机关上班时穿的衣服。轻装上阵,开始向马莲台方向进发。
在原始的丘壑中修油漆路,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因此,每个人都显得异常兴奋。前行中有说有笑,脚下湿地泥巴粘掉了鞋、窜红缨的玉米叶刮伤了脸,谁都不在乎。在平原地带长大的我,望着两旁断崖上一丛丛的酸枣树和不知名的细碎的野花,心里充满了好奇。断崖半空,不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幽深的黑洞,经打听才知道,这是人们用来储存地瓜的窨窑。冬暖夏凉,安全保险,为当地农户独有的资源。
在耕种特殊、杂乱无章的庄稼地里行走,没有顺垅不顺垅之分,需要的是耐心和气力。随着太阳升高照射,每个人都感到了秋日雨后的闷热。一行人边走边议论,旅游道路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方位,在脑海里已初步形成。同去的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郑德新是东南大学毕业的本土建筑专家,他对修这路概括为八个字,即“随坡就势,顺其自然”。不曾想,这富含人生哲理的短语竟成为马莲台旅游道路后来规划设计乃至放线时所遵循的标准。
首次探路,花费大约3个多小时。当走出丘壑,衣服被汗水湿透,脚上沾满了泥巴,头顶玉米花粉,俨然成为了活脱脱的“老农民”。
事隔月余,为求得更为准确的数据,区委分管文化旅游的领导又同我们重走庄稼地。这次,连路的长短距离也用脚步丈量出来,并且翻过康山、越过堤坝,直达景点马莲台。再后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修路及马莲台景点开发事宜,破天荒于早饭前召开了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观看石海之后,在康山脚下集合开会。齐家终村村支部书记在发言时说到,“四五月间马莲台槐花盛开,来到这里香味会熏得人头疼……”听罢,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
马莲台旅游道路动工前夕,正赶上机构调整,区旅游局应运而生。像旅游道路施工之类的业务便不再属文化局管理。通往马莲台的道路竣工之后,大小饭店迅速崛起,连休闲别墅、养老院也建起来了。尤其在春夏秋三季,慕名到马莲台的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想起当年探路的情景,内心深处不由生发出几多感慨:地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邵光耀肉火烧,口感酥脆而又让人回味无穷,这不起眼的小吃,每天早上唤醒咱潍坊人的胃,也代表着咱潍坊淳朴的本色。但你会不会想到城隍庙肉火烧制作技艺,会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