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0后”小伙勇夺咏春拳王

潍坊晚报 2017-11-25 09:20 大字

青州的王思伟勤学苦练结硕果,希望能在北方普及咏春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支持,鹤山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办的2017国际咏春拳邀请赛在广州鹤山市落幕。这是国际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咏春拳赛事。青州市24岁小伙王思伟首次参赛,就打败实力选手、上届比赛亚军李锦洪夺得85公斤级冠军,圆了埋在心中十几年的“英雄梦”,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咏春拳在北方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分险胜对手夺冠

11月20日晚,咏春擂“梁赞杯”2017年鹤山市国际咏春拳邀请赛决赛在鹤山市体育馆拉开战幕,来自国内外的32名咏春高手通过层层筛选站在决赛的擂台上。85公斤级对决作为最后一个级别的决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赛前这也是悬念最大的比赛。青州24岁小伙王思伟是唯一一名入围决赛的北方选手,而且是首次参赛的新人,而与之对决的选手是上届比赛的亚军李锦洪,是一名习武十几年的咏春拳高手。

当晚,随着一声锣响,85公斤级决战正式打响。身高1.83米的王思伟与身高1.72米的李锦洪形成明显的身高差,这也成为王思伟的最大优势。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身高臂长的他采取“防守反击”战术,避免对方近身攻击。在第一回合,双方互相试探,均未采取猛烈攻击,王思伟凭借点数优势赢得第一回合;第二回合,李锦洪发起猛烈攻势,凭借迅猛的攻击将王思伟打倒在地,扳回一局。第三回合至关重要,迅猛的拳头反击、连续的顶膝和腿法进攻,王思伟赢得最后胜利,凭1分优势捧得冠军奖杯。

“李锦洪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不仅具备实力,而且有武德。”王思伟在赛后评价道,虽然在赛场上是对手,但在赛场下,他们是友谊非常深厚的兄弟,在比赛中建立起来的情谊值得珍惜一辈子。

圆了十几年“英雄梦”

“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谈及夺冠的感受时,王思伟笑着说,这个冠军是他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却也在他的意料之外。“李锦洪的实力非常强,而且比赛经验丰富,我师父在赛前也说这个冠军我没戏了。”王思伟说,“既然要参赛,就是冲着冠军去的,不管有多难,都要尽全力争取。”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和赛场上的稳定发挥,王思伟创造了奇迹。

王思伟说,父亲是武侠迷,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崇敬霍元甲等英雄人物,梦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在最高的比武擂台上来一场真正较量。

王思伟从小喜欢武术,没事就爱比划,父亲王永之看在眼里。师承于著名咏春拳师傅、李小龙同门师弟梁挺的郑军辉是潍坊有名的咏春拳师傅,与王永之是好友,因此王思伟从小就对咏春拳耳濡目染,之后正式拜师,跟随郑军辉学咏春拳。

习武必须下苦功夫,每天近1个小时的跑步和咏春拳法套路练习是王思伟的“必修课”,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中,他用汗水织就实力。厚积薄发,看似意料之外的冠军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在决赛前,王思伟参加了组委会组织的封闭式集训,得到了国际咏春总会五级锻士、国际咏春总会中国区总教练梁国华的亲自指导,咏春拳水平提升很多。

“这个冠军圆了我埋在心中十几年的‘英雄梦\’,也证明了我自己。”王思伟说。

志在北方普及咏春

王永之接受采访时表示,儿子夺冠,他感到十分自豪,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当家人和朋友沉浸在喜悦中时,王思伟却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未来。

“这个冠军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王思伟表示,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他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咏春拳在北方普及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他说,咏春拳风靡岭南,无论从产生经历还是打斗风格,都充满了独特的岭南特色。“我希望能在北方普及咏春,让更多人知道和练习咏春拳。”王思伟说。

2016年从菏泽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王思伟在咏春拳的传承与发展上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咏春拳的发展需要理论支撑,而不只是浮于表面地练其形,更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普及。“在大学里,我的必修课程非常多,不仅包含各种武术门类的课程,还包括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多门课程,这些都能用在咏春拳的发展和传承中。”王思伟说。

“从我练习咏春拳的感受来讲,我觉得咏春拳入门不难,男女老少皆宜,不像很多武术那样强调攻击和力量,更适合强身健体和防身。”王思伟说,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发展和传承咏春拳,让更多人感受到咏春的魅力。

文/图本报记者陈静静

新闻推荐

潍坊桑苗获阿塞拜疆总统点赞

黄海业(右二)正在介绍桑树苗。先后出口250万株桑苗,优秀品质让中阿蚕桑产业合作更加深入“中国的桑树苗在我们国家长得太好了,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11月22日,阿塞拜疆农业部植物栽培司司长伊姆...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