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观海二路——观海山上的呼啦圈(上)

半岛都市报 2017-07-28 11:12 大字

侯修圃

观海山,海拔66米,占地85亩。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建总督府(今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在山的南麓,故称总督丘。因德国人在山上建高尔夫球场,又称抛球山。日本侵占青岛后,改名八幡山,山前的路改名八幡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改八幡町为观海一路,山名改为观海山。观海山是青岛市区内最矮的一座山头了。

过去在观象山顶俯视观海山,就是巴掌大小一块绿,被楼房逐渐蚕食的可怜兮兮的那么一块绿,像沙漠里的一块绿洲。1984年,政府整顿观海山,官方数字:共植树1562棵,铺草坪1176平方米。这才保存下来那么一块绿。我打油曰:“头戴绿帽子,身穿红裙子。眼观海蛎子,静得像园子。”

其实,真正走进观海山,却发现观海山不是想象得那么无序,高大的松树像猎猎的旗杆,欲与天公试比高;长方形的平台虽然不大,却歌声悠扬,老年人舞步优美,不啻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观海台,过去曾修八角亭,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有人题诗曰:风帆叶叶远浮空,海色山光上下同;最是雨余东望处,红楼翠岩夕阳中。不过现在的观海台被高楼挡住视线,风景逊色自在其中。

我打量眼前这座山,她正像一位少妇,略施粉黛,衣裙摩登:环山路是套在观海山颈上的一条银项圈;观海二路犹如腰上的呼啦圈;观海一路则是观海山裙裾上的流苏。

2016年6月的一个早晨,我和诗人刘国屏下了观象一路穿过平原路,就进入观海二路。早晨薄雾似轻纱,披在观海二路身上,高树舞动,墙头月季吐红,爬墙虎打着旗语,构成一幅城市恬静的图画。一座米黄色的小楼映入眼帘,绿树、红瓦、明净的窗户搭配得和谐、淡雅。走近一看,果然是观海二路3号甲,刘国屏说:那就是黄公渚教授的故居。我在故居面前凝视良久,对刘国屏说:青岛人不应忘记这位大师级的文人。

黄公渚(1900~1964),福建闽侯人。其父黄曾源,系清末进士,曾任济南知府、青州知府。宣统退位后,于1912年举家迁来青岛,寓居湖南路51号,后迁观海二路3号甲。黄公渚天资聪颖,家学渊源,自幼师承林纾、陈三立、罗振玉等一代宗师;与叶恭绰、黄宾虹、张伯驹、启功、徐之谦、龙榆生等名家过从甚密,切磋技艺,书艺大进。青年时就被喻为民国四大骈文家之一。由于他才华横溢,博学艺精,诗词文赋、绘画、书法无一不精,有“三绝”之美誉;古文献、版本目录、古典文学、金石、文物鉴定等造诣颇深。1934年至1936年和1946年至1964年,两度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等职,有“山大五岳”之尊之称。

刘国屏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青岛24中学读高中,副校长黄静宜就是黄公渚的女儿。“这我知道。”我说,“我妻子和你同年级,她比你更幸运,上世纪70年代,她在24中学当教师,黄静宜仍然是副校长。黄静宜终生未嫁。”刘国屏说:“我们光顾说话了,你看,王献唐的故居到了。”

观海二路13号赫然入目,一座二层独体小楼,山墙是由碎花岗石砌成的,绿树遮住一楼的窗户,幽雅、清净。

王献唐(1896~1960)原名风琯,字献唐。山东日照人。住观海二路13号。先后就读并毕业于青岛礼贤书院文科、青岛德华特别专门学堂土木工程专业。解放前,历任《山东日报》《山东商务日报》编辑,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私立齐鲁大学教授、国立山东大学教授等;解放后,曾任山东古代文物管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博物馆筹备处副主任、省政协常委、山东省文史馆馆员、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等。有著作《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62种,计超千万字。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和文博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新闻推荐

鸡粪占地村民不敢开窗

鸡粪堆积如一座座小山,有污水流淌出来。“十余亩耕地用来储存鸡粪进行售卖,堆积如山的鸡粪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整个村里都是臭的,一到下雨,鸡粪水流得到处都是。”7月21日,青州市何官镇南...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