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得语文者得天下自古有之

济南时报 2017-06-28 14:19 大字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局部)古代科考图□本报记者 徐敏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在理科生的江湖中广为流传。对于理科同学来讲,语文一般也是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与确定性、客观性强的数理化相比,语文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不过若是学霸之间的高手对决,伯仲间拉开差距的,还是语文成绩。古代更是如此,往往一篇文章定胜负,更是“得语文者得天下”。

学霸之间的差距:得语文者得天下

2017年浙江省高考状元诸暨中学王雷捷同学的说法火了:得语文者得天下。

看看浙江全省前几名学霸的成绩确实如此。第一名诸暨中学王雷捷,高考总分723分,语文成绩132分。第二名温岭中学蒋汶家,总分720分,语文128分。第三名董书凡,总分717分,语文126分。学霸之间的高手较量差之毫厘之间,这毫厘之间的胜利,很显然在语文成绩上。若是把语文成绩拿掉,那么全省前三名的名次就要重新排序了。再看看常规意义上认为能拉分的数理化,其实几乎没有差距,前三名同学物理化学均是满分,外语数学的差距不过是两三分。所以,学霸们也感慨,语文科目拉分明显,得语文者得天下。

最受关注的还是王雷捷同学的语文学习方式。受喜欢读书的母亲的影响,王雷捷自然也爱上了读书,童年就在书香中度过。中学时因为住校,晚上的自修课成了他课外阅读时间,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即便是到了高三学习紧张的时期,王雷捷用大量时间来研习奥赛题目,也从没放弃阅读和写作。他说,“阅读是我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剂。我会在自己的抽屉里放本书,做题累了倦了,就看一下。”

长久的阅读积累必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王雷捷的写作水平。2016年,王雷捷就在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摘得最高奖项。这届大赛在全国推广举行,参赛学生将近3000万人。王雷捷获得评委的一致青睐,摘得大赛最高奖项“文学之星”。

“那时不曾注意,褶皱之于布页便如波折之于生活,褶皱会在层层加叠之中而至于无;同样的,那些所有青春的痛苦终会在不断前进的生活中消(终至于无。如今想到母亲那时候的眼神,大概她早已知道了吧,只是看着我学会明白这些。”这段成熟老练的文字,就出自高一时的王雷捷所写的随笔《穿梭在布里的光阴》。有网友评论说,这不疾不徐舒缓有致的恬淡文字,已经初露大作家范儿的锋芒。

数理化拉分的江湖已经远去了吗?也不全是。普通同学之间,哪一科都能拉开差距;学霸之间,拉开差距的就是语文。

一文成名:作文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近些年高考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篇满分作文莫过于2001年南京十三中学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这篇作文用古白话文写成,轰动一时,凭借这篇作文,蒋昕捷破格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高考成绩出炉时,蒋昕捷都会以“高考满分作文第一人”为关键词登上热搜,今年也不例外。有网友调侃说“赤兔马没有白死,你每年都火一次”。

高中生写出这样让人称叹的高水平古白话作文并非偶然。蒋昕捷接受采访时说,在这之前他也没有用这种形式写过文章,写作文时,监考老师在旁边看了好久,并且反复过来。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古白话”这个词,只想编一个故事,用了自己感觉匹配这个故事的语言。命运由此改变,凭借成名作《赤兔之死》,蒋昕捷毕业后签约中国青年报,后又因文章“围剿地沟油”的调查报道轰动全国。

对于这样一篇作文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网友大多是敬仰佩服而非质疑这种破格录取。“俗语名句信手拈来却没有堆砌感,行文晓畅明白,对三国历史烂熟于心,就凭这些就足以秒杀八成人,更不要说这是一篇限时的考场作文,我认为它完全配得上满分。”网友说。

除了蒋昕捷的《赤兔之死》,还有一篇著名的一稿成名之作,就是作家韩寒的《杯中窥人》。不过《杯中窥人》并非高考作文,而是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时的题目,当时主编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有水的杯子里便作为题目。一个小时后,纸团沉到杯底,韩寒的文章浮出水面。在《杯中窥人》这篇作文中,韩寒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据说评委们看了这样立意奇特的文章,感慨十六岁的韩寒思维敏捷,笔锋犀利。

文学史若是从当代再往前翻,因作文优异被破格录取的情况屡见不鲜。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那个时代的高考数学零分,作文满分,遂被破格录取;诗人臧克家高考作文98分(满分100分),数学零分,也被破格录取;历史学家吴晗文史和英文满分,数学零分,北大弃之,转考清华成绩又是如此,清华破格录取了他;钱钟书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可见,因语文成绩优异改变命运的例子在不同的时代都出现过。

古代科考:一篇文章定乾坤

山东青州博物馆内,收藏着全国唯一一份现存的明代状元试卷,该试卷出自青州人赵秉忠之手,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可以理解成是考大范畴意义上的命题作文。赵秉忠参加殿试时,皇帝所出的题目是“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忠一番凝神聚气之后,多少年来对四书五经的苦读,对国家治理方略的思考,都通过笔端写在了试卷上。2460个严谨端庄的馆阁体小楷字一气呵成,一笔不误。全文凝聚了赵秉忠对治国方略的深入思考,围绕“实政”、“实心”两个中心思想,赵秉忠对如何做好皇帝、如何施行治国方略进行了阐述。考试结束,密封送阅。皇帝朱翊钧拿起朱笔,在这份答卷上御批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新科状元诞生。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这一届科考状元是直隶人刘春霖。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字、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刘春霖的状元卷曝光后,很多人感叹“字迹堪比印刷版,好比字帖”。

刘春霖参加的殿试是在科考改革后进行的,殿试策问并非八股文章。如《皇帝策问》曰:“《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用,而因求节流之法?”刘春霖答曰:“然臣谓理财,于今日节流不如开源之尤要,盖自通商以来,利源外溢,虽百计节省而无救于贫。开源之道在振兴实业,中国神皋沃壤幅员纵横寥廓,且地处温带之下,百物皆宜,则当讲求农事。人民四百兆善耐劳苦,而且心思聪敏。中外交通以后,闽粤濒海之人类能仿造洋货,果其加意提倡,不准日出新制,则宜振兴工艺。欧西以商业之胜衰为国力之强弱,轮帆交错以争海外利权。”刘春霖对答切中要害,时至今日仍有实际意义。

科举考试在一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也有过改革,但考试的内容大抵不变。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除了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之外,其他几项基本都是写作的范畴。在一段时期内,科举也曾经考过算学和医学,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也很小。仕途经济的时代,数理化对做官并无太大帮助,所以科考基本是“大语文”的范畴。

新闻推荐

创新运作模式 确保公平公正 青州强力推进棚改工作保民生促发展

本报讯(记者付生通讯员郑秀宝)走进位于青州云门山街道的科教创新园区,一片平整的土地映入眼帘,而一个月前,这里还是杂乱低矮的平房。为了让园区项目早日落户,这个街道调集34名机关干部,仅用...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