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焚香烙画靓青州 杨氏非遗甲华夏 杨祖乾父子悉心挖掘焚香烙画技艺成就斐然

潍坊晚报 2017-06-06 10:08 大字
杨祖乾的焚香烙画《麻姑献寿》

本报讯“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州古城是青州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这是2017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科教栏目,在黄金时段重点推出千年古城青州的一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中目前在全国也属独一无二的焚香烙画艺术引起极大轰动:用点燃的香烛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复制《清明上河图》《麻姑献寿》《二十四孝图》《赵秉忠状元卷》……人物线条流畅,表情丰富细腻,形象栩栩如生,书法苍劲有力;黑白灰处理恰当,层次感饱满,浓淡干湿堪比翰墨艺术,效果鲜明,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名震江南的收藏大家将焚香烙画作品珍重地保存在保险柜里。

焚香烙画传承人杨祖乾父子耐心细致挖掘祖传非遗文化、艰辛的创作过程也在节目中打动了数以亿计的观众。6月初,记者再次走进青州民间艺术非遗展馆,走近杨祖乾,听他讲述幕后不为人知的艺术创作故事。

杨祖乾,出生在青州朱良藏台农村的书香门第,艺术氛围浓厚,哥哥杨祖江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系,山水画创作在当代书画界自成一体,大名鼎鼎。其中焚香烙画是杨家祖学家传,虽然在扼杀文化的“文革”时期被禁止,但父辈们耐不住创作灵感的冲动,暗中烙画,哪怕再撕毁了。杨祖乾自小耳濡目染,埋下了艺术的种子,熟谙书法创作,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

在改革开放、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文化底蕴丰厚的青州迎来辉煌发展的良好机遇,书画艺术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杨祖乾尝试着恢复焚香烙画的艺术创作形式。

据杨祖乾介绍,烫画在中国属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尤其是进入电子时代,用电烙铁烫画,温度易掌控。而焚香烙画则不同,起源于西汉时期,用点燃的近千度高温的香烛火头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创作,难度很大,如果火候掌控不准,过远,难有丰富多彩的黑白灰变化,画面呆滞没活力没灵气;过近,稍有不慎,宣纸纤维被烤断或糊化,难以长久保存,意味着这幅画失败了。所以能传承下来很难。十几年以来,他尝试着恢复这门祖传艺术,发展创新制香技术,香料配方多元化,减少烟雾对身体的伤害,为使作品线条更细腻流畅,香的粗细度要求更加严格,尽量制作出更细更有韧性的香。

终于,他获得了成功,将焚香烙画这门艺术形式得以发扬光大,先后创作出一批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二十四孝图》,人物栩栩如生,文字笔力苍劲又秀气端庄,几乎让观众误以为是笔墨创作的书法作品;以香烛为笔,将人物众多、场景复杂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出来,江南收藏大家慧眼识宝,当即高价收藏,并承诺出重金、赠豪宅,让杨祖乾到浙江杭州发展,杨祖乾微笑着谢绝:我的根在古城青州……

杨祖乾的儿子杨俊,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在父亲的影响、熏陶下,致力于焚香烙画的传承、创新,尝试着在丝绸、绢帛上创作,丰富焚香烙画载体,深化艺术创作形式,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增光添彩。

(特约记者马汝建)

新闻推荐

青州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青州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和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等措施,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农...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