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一切都是为了救母亲

潍坊晚报 2017-02-14 00:00 大字

本报讯青州市庙子镇朱崖村的王继龙是一名中国地质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本应像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里开心地度过研究生生活,可他却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校打工救母,用自己微薄的打工收入来补贴母亲高昂的医疗费用。

今年25岁的王继龙,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一个姐姐名叫王晓苏已经出嫁,家中还有86岁高龄的外公和79岁患有脑出血瘫痪的外婆,父母靠种几亩薄田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继龙早早便学会了做家务、下地干农活,在学校里更是品学兼优。一家人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过得充实快乐。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王继龙的母亲今年仅52岁,但在2012年下半年却被检查出患有免疫性肝炎。需要长期服用进口药物控制病情,每年都要花费两万多元医药费。雪上加霜的是在2016年母亲病情突然恶化,3月份查出胃出血、重度静脉曲张,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两次胃部套扎手术。但是短短几个月后病情再次恶化,11月份进入淄博市中心医院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并伴有头皮出血等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于2016年11月29日转往北京市佑安医院进行治疗。自去年3月份至今,治疗费已花去20多万元。这个巨大的数字,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已是无力承担,为了给妈妈治病,出嫁的姐姐卖掉了自己现有的房子,正在计划着再卖掉车子。

即使这样,佑安医院的治疗也已控制不住王继龙母亲的病情,唯一的治疗希望就是进行肝移植,然而肝移植需要70万元的费用,这对于王继龙一家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面对这些,王继龙没有被压垮,他告诉记者,大学期间,校方了解情况后给了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每月800元,他用赚来的这笔钱支付自己的学费和添补母亲的部分医疗费。“我只想让妈妈多看一眼这个世界,只想让自己多看一眼妈妈。”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一向懂事又坚强的大男孩却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悲痛的泪水,“再苦再难,我也要用我的双手为妈妈争取在世的每一分钟!”

现在,学校已经开学,但为了照顾母亲,王继龙向学校请了假,王继龙的姐姐很是着急:“整个春节假期,弟弟都在照顾妈妈,如今已经开学了,我希望他能尽快回到学校安心上课。”本报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个家,给这个家一份希望。

(见习记者刘艳萍)

新闻推荐

青州古城正式开启“过大年”模式

□本报记者薛静形式多样的各色花灯,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来青州古城,参加一场热闹温馨、喜庆祥和、雅俗共赏的年节旅游盛宴,寻忆浓郁“年味”。1月日上午,“青州...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