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矿坑变身“聚宝盆”,矿坑变身“聚宝盆”

青州通讯 2016-07-15 19:05 大字

□记者 王继林 报道

盛夏季节,绿意盎然。

走进峱山经济发展区,条条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栋栋整洁的厂房错落有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很难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处处寸草不生、满目苍夷的废弃矿坑。

我市是半平原半山区地形,“靠水吃水,靠山啃山”。上世纪60年代,露天开采石灰石成了当地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当时技术低、设备落后,矿山布局散乱,竭泽而渔式的无序开采不但形成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而且导致这里的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良好生态是群众最大福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从关停采矿入手,按照上级矿山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关停“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露天开采点的部署,重拳出击,短短两三年时间先后关停矿山开采企业595家,遗留废弃矿坑8万余亩。

大量废弃山场、石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土地的浪费。针对这一实际,我市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把废弃矿坑治理作为资源节约集约的重点,并与低丘缓坡整治相结合。成立了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青州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和《青州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专项规划》,调整城乡建设规划功能布局,优化用地空间格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原则,大力整理开辟土地,拓展用地空间,积极打造废弃矿坑整治特色项目区。

霎时间,沉寂多年的峱山又热闹起来。山头上彩旗招展,石坑里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的繁忙场景。

经过数年不断的整治,废弃矿坑集中的峱山、月山、过船岭三个区块成为建设用地,整理成了阶梯大平台,中间修建连接路,形成了项目区,报批利用土地8909亩。与大田相连的东王、井峪、北薛、河庄村四个片区的废弃采石场、零星荒地,采取局部平整方式,整理成标准梯田,整理土地3266亩,新增耕地2137亩,整理后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移交当地六个行政村,增加了村集体土地资源。另外,结合项目区建设,将870万立方米剩余的资源划分为140个标块,公开招标,进行治理性开采,实现资源再利用,不能利用的1060万立方米石渣进行填埋整平。

有付出就有回报,脆弱的生态得到了较大修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2009年江淮汽车的落户产生了巨大的“鲶鱼效应”,带动了众多外地企业纷纷入驻,峱山经济发展区巨浪翻腾。目前区域内已整治利用废弃矿坑9600亩,报批利用93%,先后落户江淮汽车、华瑞丰机械、多路驰轮胎等工业项目106个,固定资产投资190多亿元,其中80个项目投产达效,实现年产值65亿元、利税4.5亿元,解决2.1万人就业。

峱山,昔日的沉寂、荒凉不再。一个坐落在废旧矿坑上的生态、高端、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正在崛起。

新闻推荐

做一名有担当的金融干部,做一名有担当的金融干部

□通讯员张超说起青州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青州市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少波,身边人首先提到的是李行长的“忙”:学习最新金融政策、下企业调研、研究材料报表、开发新产品……工作杂、任...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