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郚山镇行记,郚山镇行记

青州通讯 2015-09-18 16:05 大字

□冯伟山

郚山镇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以至于安丘市作协的刘学刚兄邀请参加“郚山笔会”时,竟令我手足无措,一下没了方向感。我便在网上临时做了点功课,郚山就在心中明朗起来。郚山镇位于安丘市的西南部,西与临朐县相邻,南与沂水县接壤,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77个自然村,3.8万人口,耕地面积5.6万亩,林地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竟超过50%,是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省级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等等。一个偏僻的山区乡镇,竟然有这么多的荣誉称号,必定有她的非凡之处。郚山之行,也就成了我的期盼。于是,扳指细数天日,渴望着一场与它肌肤相亲的接触。

大客车在山间小道行驶,说是山,其实也就是丘陵,土石结合的地质,粗粝而贫瘠。宽阔的表层没有大的树木,除了杂草和用塑料薄膜覆盖着的一垄垄花生,依稀看到一些数十公分高的植物,拇指粗细,顶着一个小小的树冠。听导游说,这是栽植的核桃树,沿路两侧竟有两万五千余亩,也是郚山镇政府着力打造的百公里绿色旅游大道的景观之一。核桃树在微风中枝条摆动,洒下一点儿模糊的影子,显得卑微而倔强。可这根植大地的核桃树苗,临风沐雨,默默拔节,谁敢保证多少年后这绵延百里的绿色大道不苍翠欲滴、硕果累累呢?这就是生命,只要存在,就有奇迹,亦有惊喜。客车渐渐前行,路变得陡起来,视野也开阔起来。大的丘陵一个连一个,绵延起伏,上面的植被也丰富起来,高高矮矮的树木一片片、一丛丛。特别是远处的一根根风力发电塔,上面的翅子慢悠悠地转着,很惹人眼。一座座村庄静静地卧在山坳里,若隐若现。透过车窗,远远地,我依然能感受得到村子里鸡呀狗呀在院子里信步闲庭,大人孩子在树荫下嬉笑逗乐的祥和之象。梯田更是次第排开,错落有致,像一位位淳朴的母亲,孕育着无限生命。这可是在大平原难得一见的景色呀,那气势、那浑厚,那一望无际的壮阔,令人心起敬意,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电影《红日》中的主题歌: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依儿哟

越往前行,景致越美,不觉间,车已驶到山的顶端。回望走过的路,竟然曲曲弯弯,逶迤出很远。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多以洋槐为主,也掺杂着不少叫不上名的灌木,蓬蓬勃勃着,营造了一处绝佳的清幽所在。此时的风力发电塔就矗立在眼前,三五一排抑或更多,粗大的钢铁巨管直插云霄。据说,此发电塔高60余米,上面的风扇翅有三个长28米的单翼组成,不急不慢地转着,俨然自成一景。这些散布在太平山上的发电塔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而郚山镇政府和中广核集团达成的镇域风能开发框架协议,已经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大的实惠。总投资5亿元的太平山风电场,早在2010年就实现了并网发电,不但节约了大量标准煤,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真可谓节能环保,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太平山是一座土山,也是一座宝山,朴素着、平凡着,却孕育着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鲁家哨村位于太平山脚下,是郚山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看似普通,却不寻常,它是镇上有名的旅游村。据村头的村碑记载:明洪武21年(1388)的全国大移民中,鲁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到青州府(今青州市)车马村定居。后在明嘉靖52年(1573),因天灾、战乱、缺吃少穿等原因,鲁氏一支被迫从青州迁往东南百余里的安丘太平山脚下的一处泉边居住,起名鲁家泉。从此,鲁氏一族在这里开荒耕田,读诗文习武艺,繁衍生息500年,创造了不少奇迹和辉煌。后因种种原因,村子改为今天的鲁家哨。望着这座干净整洁的村庄,我不禁感慨万千。不只为这座村子有着数百年的沧桑历史,更主要的是为这座村子与青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因是青州人,一股萦绕胸怀的亲切感瞬间濡湿了眼角。

鲁家哨村的“两委”领导还是很有经济眼光的,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村子自身的有利条件,带动全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牵头成立了安丘市鲁家哨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据说已经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垂钓中心、滑山索道、香山大佛等诸多景点,并且鼓励村民开起了多家“农家乐”。

走在村子的大街上,干净整洁,令人神清气爽。屋山墙边有闲聊的老人,一人或几人,坐着交叉板凳,一脸的满足和惬意。两旁的墙壁上画了不少宣传画,色彩艳丽,看似简单,实则笔笔见功夫。画面简洁大方,老人孩子的一笑一颦抑或一草一木都活灵活现,极具烟火气息,题材更是广泛,且大都喜闻乐见,尊老爱幼的、保护环境的、家庭和谐的等等,无不彰显着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村子是静的,画面也是静的,墙角的小草更是静的呆萌,就连枝头上的小鸟也不大声歌唱,整座村子简直就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园。

午餐是地道的农家饭,大多食材都是就地取材,河里的水芹菜、责任田里的辣椒茄子,不用任何佐料,一样的爽口爽心。村民自己蒸的花卷、自己摊的玉米面煎饼,嚼在嘴里,一股天然的馨香氤氲开来,令人舌底生津,咂摸不已。

饭后,仔细观看,才蓦然发现村前竟有一山,高约数十米,上面建有一大佛,周身金黄,坐南面北,庇护着一方百姓。打听后得知,此山曰香山,大佛当然是香山大佛。村内百姓温和宽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佛与人朝夕相处,可谓人神和谐共处,永泽万年。

真是没有想到,郚山镇境内竟然有座素有“小泰山”、“北五莲”等美誉的五龙山。

五龙山原名唐王山,又名汤旺山,相传唐王李世民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唐王山。山系由麒麟峰、南天门山、雄鹰峰、兵营山、唐王山五山组成。因这五座山南高北低,像昂首腾飞的巨龙故名五龙山。

沿山路北上是一牌坊式石门,古朴高大,上书“奇山妙水”四字,令人浮想联翩。拾级而上,爬过几处稍稍陡峭的山坡,就到了一处“石山”。说是石山,是因为整个凸起的山包全是整块深褐色的巨石堆积而成。站在上面顿觉清风习习,极目南望,五座山峰依次排开,虽山势较缓,但植被丰富,尤以黑松居多,密布在漫山之中,远望如黑云缭绕,苍凉雄浑,令人心生敬畏。下的石山,沿小路逶迤南行,脚下绿草萋萋,旁边的植被愈加丰富,很多叫不上名的树木或枝干虬旋或根植崖壁,无不郁郁葱葱,都有着惊人的生命力。路上依稀可见一条十余米的石基,就那么不温不火地排布着,向人展示着过往岁月的苍凉和悲壮。据史料考证,这就是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战国齐长城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用手轻轻抚摸着眼前的“长城石”,感慨油然而生。数千年来,历史上风云人物赫赫,或铁马冰河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时过境迁,白云过隙,哪个不是难觅白骨?而石头,一段所谓的石基就这样不经意间留了下来,它把历史与时空一下拉近了距离,滋生出无限感情,供后人评说玩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想来何其短也!摒弃名利,做一块石头吧,坦露胸怀,朴实着、卑微着、淡然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五龙山海拔虽496米,但景观众多,仅怪石奇观就有600多处,其中的“神龟望月”堪称神似。一只巨大的石龟昂首正西,似在探视西海中的月亮,那神情,那态势,也许在与数十里外沂山深处的那只石企鹅在谈情说爱呢。因了陆地的阻隔,它们只能遥望而难以相逢,不能不让人心生怜悯。距神龟数十米的南面有一突兀前倾的石峰,远远望去像极了电影中的“泰坦尼克号”游轮,有游客在上面做男女主角前后相拥飘然欲飞的姿势,惟妙惟肖,惹人拍手叫绝。

资料显示,五龙山森林覆盖率80%以上,分布着135种树木,有动物百余种,另有300多种中草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五龙山却以洞而名。麒麟峰的麒麟洞生在绝壁,手脚并用攀援而上,弯腰而入,内可容数十人,另有小洞数条,有的可爬进,有的不能入,即使是盛夏,洞内也凉风习习,更奇的是在洞内生一团火,麟麟峰顶的一洞口就冒出滚滚的浓烟。仙人洞在鹰嘴峰山腰的一巨大石壁下面。行数丈,但见眼前一亮,外是悬崖峭壁、云海飞泉,又叫通天洞。五龙山山泉众多,有的自石壁渗出,有的自石下而来,滋润了众多的奇草异木,眼眼清泉造就了众多的溪水,这溪水喝了可解暑降温,延年祛病呢。

快到山下时,远远望见北边有一光秃秃的崖壁,宽阔而陡峭,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红“福”,遒劲有力,镶嵌在天地之间,大有“鸿福齐天”之意。抬眼掠过福地,相隔不远是一座飞檐翘壁的红瓦建筑,隐在满树的苍翠之间,不时有梵音袅袅而出,闻之精神顿觉一振。原来那是一座佛教殿堂——观音寺。我不是佛教信徒,但一直喜欢听佛教音乐《大悲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那种语调缓和、清新脱俗又超凡入圣的调子总让人有种荡涤心灵的感觉,难以忘怀。本想前去拜访,但终因时间有限而放弃。

五龙山算不得险峻挺拔、端庄威仪,但它具备了很多名山的特点,怪石、奇松、幽洞、醴泉、茂林、人文等无一不在,也就造就了此山的文化底蕴。

五龙山,是一座看了还想再看的山。

郚山镇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致,但一天的行程可谓匆匆,只好粗略记之,为念。

新闻推荐

关于“为官不为”典型问题的通报,关于“为官不为”典型问题的通报

中共青州市纪委青州市监察局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