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何叫“打春”
□陈岗
今年的立春,恰逢春节,“双春”并至,预示着是个好年头。
其实,立春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即将到来,甚至也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立春这个节气,潍坊人叫“打春”,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也把立春叫“打春”。那么“打春”之“打”,从何而来?“打春”又该怎么“打”呢?
这还真有点讲究。
中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农时和节气太重要了。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已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名称,周代发展为八个;而二十四节气到汉代已经完备,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用以指导农事生产。
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特别重要。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逐步形成了祭祀的一套礼仪,其中之一就是“鞭春牛”。
鞭春牛的仪式,在唐代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唐代诗人元稹写的《生春》诗中有句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就是说在唐代的时候,逢立春这一天,要在县城门外“鞭春牛”。这“春牛”并不是真牛,而是用泥塑的“土牛”,鞭打完之后,大家要抢一些“牛土”回家,盖在春蚕上,祈求一年的丰收。
到宋代的时候,“鞭春”仪式逐步演变为“打春”。宋代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至日绝早,府僚打春。”也就是说,在立春的前一天,宋朝的首都开封府,要负责把一头“春牛”,送到禁苑,预备第二天立春的时侯,由朝廷百官来打这一头春牛。这里所说的春牛,即为土牛,并且要在立春这天的绝早,由官员带头“打春”。要把“春牛”打得越碎越好。打完之后,大伙照例要“抢”一些“牛土”,回家撒在自家的地里,希望带来一年的好收成。
这样的风俗在各地都有流传,潍坊也不例外。据康熙《潍县志》:东园在治东一里许,首春之时,县宰土牛彩杖迎春于此。说的就是潍县立春这天“打春”的情景:潍县县令率领部属,在东园这个地方迎春,彩杖鞭策土牛,以劝农耕。
那么潍县的“东园”在哪里?乾隆《潍县志》有详细的记载,说东园在先农坛的南侧,溉水(今虞河)以西。而潍县的先农坛,建在东关升曦门(东门)以东,溉水以西,溉水就是现在的虞河。大约就是现在东风东街虞河桥西,烈士陵园附近。其实,潍县东关东门外,虞河两岸,地势平坦,趋水向阳,都可以视为“东园”。
元代人张起岩写“潍县八景”,把“东园早春”列在首位,是很有道理的。有关志书上说:其地草木有菲蒙之态,比他处先畅。也就是说,这里春风早到,杨柳先发,所谓“明花先发向阳枝”。其实,在很早的时侯,这里就建有“青帝庙”,是祭祀春神的地方。古代的潍县人在这里鞭打春牛,祈求丰年,也是很适宜的。
今天的“早春园”就取自潍县八景“东园早春”。潍坊日报社、广播电台也都建在这里。如果“打春”的风俗保存至今,那站在潍坊日报社的办公楼上,就应该能看到“打春”的情景。
新闻推荐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侯江宏吕宝鑫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新年伊始,潍坊综合保税区咬...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