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敲战鼓再出发

潍坊日报 2020-04-09 08:22 大字

当前,潍坊市各大超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图为市区一家超市的购物区。通讯员刘晓娜摄潍坊市各商业企业积极调配物资,全力保障货源充足,满足市场需求。图为潍坊市一家商业企业在调配货物。(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瑗

通讯员孙玲刘轶

2019年,潍坊市服务业发展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突出项目建设、政策激励、动能培育、资源争取等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规模膨胀、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50%,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眼下,潍坊服务业复工复产按下“重启键”。如何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推动2020年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值得我们着重思考与关注。

动能转换加快——

2019年服务业亮出漂亮成绩单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19年潍坊市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其主要原因来自规模持续膨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动能加速成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四个方面,而这正是潍坊市服务业动能转换加快的表现。

服务业规模持续膨胀。2019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80.04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GDP增速3.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63%,较2018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18.8万户,服务业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比重为66.6%。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数量,较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30%、31.2%、31.8%、158.1%、63%和29.7%。消费升级效果显著,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市场消费较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167.8%、493.5%和50.8%。跨境电商成为发展新亮点,全市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230亿元,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出口呈加速增长态势,占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比重已达20%以上。

新动能加速成长。新技术方面,潍坊智慧物流园依托聚量集团,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智慧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央物流区、全流程风控模型三大板块,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作为新产业的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形成了六大产业链条,作为新业态的潍坊全影网络有限公司筹建了全国首个婚嫁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婚嫁文化产业园。作为新模式的山东满国康洁环卫集团创建智慧环卫质量监管系统,开创了中国标准引领中国服务走出去的先河,业务覆盖国内25个省份,拓展到尼泊尔等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潍坊市研究出台了《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方案》,积极对接争取国家、省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资源,出台了《推动服务业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办法》,深入落实《市行业龙头企业群、“隐形冠军”企业群培育方案》,潍坊市服务业企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疫情影响,短板待补——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压力不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潍坊市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影响较大,部分行业收入锐减。从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来看,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1.83亿元,同比下降3.9%。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下降18.2%。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商品类值看:1—2月,除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增长加快,其余商品均为负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7%、12.6%和39.8%;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分别下降40.7%、42.1%。从零售行业看:1—2月,限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15.9%,零售龙头企业分化严重。从住宿餐饮行业看:1—2月,受疫情影响,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同比下降43.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19.78亿元,同比下降21.85%。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9%。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4.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0.17亿元,同比增长17.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0.51亿元,同比下降22.34%。

潍坊市服务业发展中,发展层次不高,新模式、新业态发育不足;骨干龙头企业少,“群山无峰”现象突出;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等短板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据统计,潍坊市中心城市批零住餐、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比仍然过高,除金融服务业外,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进水平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医养健康等行业所占比重仅为20%左右。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暴露出的一些新服务业态,如5G技术、线上服务、数字经济、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滞后。

我们看到,服务业市场主体大部分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存在,服务业企业占比仅为1/3左右,支撑服务业发展的能力较弱,难以形成专业化、高端化、高品质、品牌化的市场竞争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少,截至2019年年底潍坊市仅有规上服务业企业474家,特别是缺乏规模实力大、行业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

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比重提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要求。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地方和部门存在“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观念认识、政策导向和资源分配等,各方面重点仍向制造业倾斜,服务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冷落,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服务业行业发展基金不配套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服务业目前面临的短板和问题亟需补上,潍坊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需要攻坚破难。

化危为机,重点突破——

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潍坊服务业发展方向在哪?如何化危为机,推动2020年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实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目标?

今年,潍坊市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推进,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实施七大产业提升行动,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实施“4731”行动计划,即“强化四大抓手、实施七大行动、做好三项保障、理顺一个机制”,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潍坊市把项目建设、市场主体、产业集群、新型业态作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抓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全市服务业项目库,着力推进潍坊综试区国际博览园、潍州金谷区域金融中心、中国邮政集团潍坊邮件处理中心、坊子泰华城综合体、潍坊北辰医院、潍坊城投集团国际文创产业园等50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投资150亿元。

抓市场主体培育。着力培强做大潍坊市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潍坊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阳光融和医院、潍坊全影网络有限公司等30家现代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壮大全市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2020年,力争新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200家。

抓集群集聚发展,突出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重点领域,按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成链成群的要求,集中培植潍坊软件产业园、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泰华城现代服务业商务园区、潍坊广告创意产业园、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等5家特色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服务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抓新型业态培育。开展全市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调研。以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顺应市场消费升级特点,加强供需对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定制经济,重点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生活服务等领域,提供生产、消费、娱乐、休闲等一站式全链条线上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培育智能工厂、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工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实施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等七大重点服务业提升行动。

数字经济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打造全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现代金融产业,着力培育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加快打造金融创新中心和区域资本中心。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构建以高铁物流为龙头、空港物流为突破、海港物流为重点、公路物流为主体的物流发展体系。

商务服务产业,聚焦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外包产业,壮大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塑造潍坊服务外包品牌,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医养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中医中药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促进医养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

文化旅游产业,统筹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建设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着力打造富有潍坊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疫情之下,要加强监测分析,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和影响,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强化月度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及时发现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对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调研,把握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提升服务业还要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在融资、用地、财税、价格等方面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政策碎片化、配套政策不完备、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抓好《推动服务业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办法》落地,将所有达到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全部纳入统计范围,推进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和企业上市,实现服务业企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加强人才品牌保障,开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级服务业专业人才、鸢都产业领军人才申报评选工作,大力引进培养一支高层次、高技能的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服务业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行业、名牌区域建设,组织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

为确保潍坊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潍坊市要求理顺机制,建立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潍坊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多部门倡树文明新风

□记者张蓓报道本报潍坊讯近日,潍坊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