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76年 老人送铁床回“娘家” 韩崇滨主动捐赠完成心愿,获潍县集中营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韩崇滨主动捐赠完成心愿,获潍县集中营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10月29日,奎文区中和园小区74岁的韩崇滨激动地跑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握着工作人员的手,难掩兴奋地说:“我家有一张潍县集中营时期的铁床!”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立即展开收藏相关工作部署,将铁床请回乐道院。11月1日,记者来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见到了这张在韩崇滨家收藏了76年的铁床。
老人主动捐出铁床
11月1日,记者来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看到了这张锈迹斑斑的铸铁床。这张床长2米、宽1.3米,四角都有插孔,可以把床腿安装进去,床两侧有两个铁标牌,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博物馆工作人员仔细辨识,上面印着“DAKINBROTHERSLONDON”,应该是铁床的商标,是英国伦敦达肯兄弟出产的,不过还需进一步考证。
“这张铁床比我的年纪都大。”韩崇滨1945年出生,这张铁床是1943年初到他家的。关于潍县集中营及这张铁床的故事,他都是从父亲那听来的。“这张床在我家一直用着,我小时候就在上面睡觉,我儿子也是在这张床上长大的。我们前后搬过四次家,一直都带着这张床。”韩崇滨说,直到近十年,家里用不上这张床了,他把床拆开,放在阳台上,“父亲一直视这张床为珍宝,它也是我们对父亲的念想。”
为了感谢韩崇滨的捐赠,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为他举行了捐赠仪式并颁发收藏证书。“历史不能忘,历史更不能藏,这床在我那,就是张铁架子床,可是到了博物馆,就是历史文物,应该好好发掘它的历史价值和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韩崇滨说,最近听说博物馆在征集潍县集中营时期的文物,他就主动把床捐了出来。
“这铁床本来就是从乐道院出去的,现在是又回了‘娘家’,我也替这张床感到高兴!”韩崇滨看着这张陪了他74年的铁床,难掩不舍之情。
用白糖鸡蛋换来的
潍县乐道院是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夫妇于1882年所建,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西医诊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报复美国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国本土活动,于1942年3月在山东潍县乐道院设立外侨集中营,关押了2000多名欧美侨民。期间,侨民得到当地人的帮助,直到1945年8月17日解放。
说起这张铁床的来历,韩崇滨说,父亲韩绪庭的生前好友谭云龙当年在潍县集中营打工,经常帮那里的难友到城里买食品、传递信件。1943年初,难友的生活变得艰苦起来,很多难友用手表、首饰等跟外面的老百姓换食物。一位丹麦难友想托谭云龙弄点白糖和鸡蛋改善生活,谭云龙家里没有这些东西,于是找到韩绪庭帮忙。韩绪庭同意交换。
为躲避日军巡查,一天晚上9时许,韩绪庭来到集中营西墙外,那里有一根长杆,是难友用来与外界换东西的。那个时间,谭云龙已在集中营里,趁着日本兵不在之际,把5斤白糖、10斤鸡蛋吊了进去。十几分钟后,长杆子上吊出一张铁床,床体是拆卸开的,三块床板。韩绪庭怕被日本兵看见,因为之前有往里送东西的人被枪杀。韩绪庭战战兢兢地接过这张约25公斤的床,不敢有丝毫耽搁,扛起床就赶紧离开。
“虽然不是很重,但这物件太大了,不好扛。”韩崇滨说,由于天黑,路也不好走,虽然集中营距离他家只有2.5公里,但父亲到家时已是晚上10时多。
向社会征集文物
“感谢韩崇滨老人的无私捐赠,为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作出的贡献,帮助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寻觅到无价的珍藏。”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工作人员孙丽表示。
今年9月16日,中宣部将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月16日,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又被国务院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短短一个月时间,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先后获得了两个国字号殊荣。
为了更好地改造提升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将其多年的沧桑与光芒重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精神,潍坊市博物馆、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遍访社会各界,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物,同时向市民及组织征集有关乐道院自建成至今100多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相关文物。
“西方侨民提供了一些当时的照片,但是相关文物非常稀少,我们呼吁市民能够捐赠乐道院当年的有关文物,让乐道院博物馆各个时期的历史能够更全面地传达给市民以及我们的后代。”孙丽说。
文/图本报记者隋炜凤
新闻推荐
□记者冯砚农谭佃贵通讯员高斐报道本报潍坊讯为解决好办事群众关注的政务服务大厅医保业务办件窗口设立数量少、...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