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不小心 他们成了“恐年族” 花钱多、奔波累、被催婚,不少人望而生畏

潍坊晚报 2018-02-10 09:26 大字

春节曾是很多人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有人成了“恐年族”。2月7日,记者了解到,准备大小红包、不停地走亲访友、被逼婚和催婚,已成为“恐年族”最不愿面对的事情。

家住潍城区鲁发名城小区的张娜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自从结婚组成家庭后,每年最愁的就是春节。春节需要准备红包,加上走亲访友买礼品,花费加起来得10000元,这已经是张娜两个月的工资。

张娜说,自从结婚以后,每年春节都要给双方父母各准备1000元的红包,再加上两家的侄子、侄女、弟弟、妹妹等,加起来光红包就要近5000元。除了红包,还要给老人买新年衣服,这也是一项不小的花销。另外,春节的时候走亲访友购买的礼品加起来也要近5000元。虽然是省着花,可是过一个春节怎么也得10000元。

家住奎文区乐民园小区的王雯雯称,她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吃到丰盛的菜肴。可是现在的走亲访友跟小时候的走亲访友已经完全不同,小时候走亲戚,在一家就能待一天,而现在就像赶场子,一天有时候走好几家。“由于上班后假期时间短,已经无法放慢脚步享受走亲戚的过程。”王雯雯说,“想想还是小时候好啊,那时候人与人之间也觉得亲近,现在走亲戚太匆忙,不去又不行,感觉像应付事。”

说起春节,今年30岁还没有男朋友的刘琳最害怕的就是被催婚。每年春节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就会问,怎么还没把自己嫁出去,她们30岁的时候孩子都已经好几岁了。每年正月初一,刘琳最愁的事情就是出门拜年,因为几乎每个亲近一点的人都会问她,“怎么还在家里过年”,“怎么还没找到男朋友”。更有不少热心的亲戚朋友给她安排相亲。不见,亲戚朋友说她眼光高,见了又觉得尴尬。

今年33岁的刘伟就曾在春节期间被逼着相了不下十次亲,每当看到父亲板着脸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去相亲,他都是一肚子无奈,只能一次次妥协。

“平常回去见的人少,春节七大姑八大姨都能见到,一些比我小好几岁的都有孩子了,所以我也总是在被逼相亲和被催婚的路上。”刘伟说。

本报记者常方方

新闻推荐

潍坊市出台首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

本报讯(记者刘晓杰)2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潍坊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通报海上交通安全形势。据介绍,《潍坊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