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聚合力 苦干实干惠民生 ——坊子区九龙街道抓作风促项目提高群众满意度纪实
□本报记者王晓丽
通讯员彭金环
隆冬时节,漫步在坊子区九龙街道,平坦笔直的柏油大道、干净整齐的村民新居、设施完备的休闲广场、满园春色的产业集群、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幅幅和谐、向上、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攻坚克难铸辉煌,开拓进取创新业。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晓军说,今年以来,街道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精准发力,迎难而上,紧紧围绕全市“四个城市”战略精心布局,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优服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全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九龙。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九龙”竞争力
产业是根本,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的高度、进度和速度。“产业强市”是“四个城市”建设的基础,九龙街道聚焦重大项目,实现“产业强市”新跨越。
占地3000多亩的博纳庄园项目以法式园林为范本,依托14万平方米的天然湖泊和600多亩的葡萄种植园,凭借尊贵典雅的风格,自然精致的居住气质,打造了独具一格的高端田园综合体,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成为九龙街道房地产转型发展的典型样本。
“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加速构建规模大、结构优、质量好、创新力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宗仁说。九龙街道努力实现“产业强市”新突破,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1亿元的万宝、金利、团共尔、昊沃4个技改项目建设,新建车间1.4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生产线5条,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
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街道规划建设铸造废砂再生利用中心,借鉴学习南方绿色铸造小镇的先进经验,加快传统铸造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新型绿色铸造基地。和晟达项目下大力气破解传统铸造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投资3000万元新建厂房6000平方米,新上全自动造型线、自动浇注机等设备,努力在“产业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列”。
走进鼎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九龙新厂区,干净的道路、崭新的办公大楼和现代化大车间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占地50亩的新厂区内,机器轰鸣。走进车间,一条条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流水线,让人感到震撼,公司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更顺畅的工艺、更先进的设备,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没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就无法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就无法拉长延伸,产业整体就没有竞争力。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九龙街道依托鼎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市政装备产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1000亩,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家集消防安全装备、消防器材、应急救援设备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为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九龙街道“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推着项目战胜困难加速跑。鼎梁消防项目在落户街道之初,遇到一些审批难题。为了让企业尽早投产达效,街道负责人亲自协调相关部门,解除企业的困扰。“公司从施工、建设到目前投产,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负责人说。
“一线办公、率先示范”,街道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下沉到项目、工程一线,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村、企业,党员及村干部下沉到群众中去,工作凝聚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好作风推着项目跑,好项目助力城市兴,九龙街道用实干担当在“四个城市”建设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文化九龙”传播力
文化如水,温润人心。在九龙街道小沼范家村,一幅幅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映入眼帘,“言行教子,向勤向善”“爱护公务,遵守公德”“宽容礼让,友爱邻里”“保护环境、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健康生活、文明新风尚”等生动的画面在给居民群众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鲜的时代感也使文化墙成为文明建设的“代言人”和文明的“传播者”。
围绕建设“文化名市”,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区。九龙街道依托辖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九龙涧森林公园、博纳庄园生态文化资源,规划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挖掘潍水文化,打造潍水文化名片;结合“两河”开发,沿潍河西岸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集高端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建成冬暖式、春暖式果蔬采摘大棚7个、垂钓场3个。
“健身器材在家门口,就是方便!走,锻炼去!”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小沼范家村村民李丽就带着女儿准备到广场去健身。“是呀,想都想不到,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真好呀!”邻居李大妈兴奋地说。
每逢傍晚,在九龙街道各个村的农村健身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地赶来健身,或打篮球,或跳舞,十分热闹。
加快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不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九龙街道在每个村都因地制宜规划了文化大院。今年投资100万元建设了丁村郭家、袁刘李2个文化大院,篮球场、排球场等健身场所,健身器材、广场灯、图书室、电脑等实现全面配套,并进行了绿化美化提升。闲暇时间到广场去健身,到农家书屋去品尝文化大餐,已成为街道各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街道投资5859万元对九龙中学进行了九年一贯制改造,建成小学教学楼1栋、中学教学楼1栋、学生公寓楼2栋,塑胶操场、塑胶跑道、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全面配套,就学环境大幅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活力九龙”吸引力
抓住活力之要,释放活力之源,围绕建设“活力城市”,九龙街道着力打造优质高效服务区。
依托镇区和九龙涧以北、宝通街以南周边5000亩地块,规划建设服务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养老、度假及三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穆村社区功能,完成潍水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社区卫生室、1万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内部功能室配套,打造2个“四全一特”社区示范点,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靠改革释放活力,九龙街道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深入开展“打霸治痞”专项行动,做到“打击一起,震慑一方”;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村责任,建立维稳工作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一村一警务助理和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道路通百业兴。宝通街东延伸工程是全市重点工程,坊子段全部途经九龙街道,占地745亩,涉及10个村、460户,其中拆迁涉及3个村、170户。自2016年5月30日起,街道先后抽调30余名机关骨干力量成立5个清障工作组及3个拆迁工作组,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大兵团”作战,逐村、逐地块攻坚,仅利用2个月便顺利完成了清障拆迁,共清理村庄外地面附着物460户、迁坟110座;调整安置区用地110亩,清理地面附着物153户,拆除房屋1604间。
经过一年半的紧张施工,11月14日,宝通街东延伸工程全线竣工通车。宝通街东延伸工程的建成通车,使九龙街道与市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九龙街道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特色小镇的打造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为街道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品质九龙”影响力
“现在路修好了,车子跑着既省时又省油,更重要的是比以前安全了,道路扬尘也明显少了,周边环境卫生也显著改善了。”尚庄村村民王先生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该村以实施美丽乡村项目为契机,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先后对村内主大街及背街小巷的三大堆进行了彻底清理,环境卫生面貌彻底改观;加快村内道路硬化,先后硬化主大街6条,硬化总长度4660米;实施美化提升工程,对墙面全部进行了粉刷,并绘制文化背景墙20块,村庄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尚庄村成为九龙街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民生跟着“民声”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街道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积极作为,把民生事业作为“活力城市”“品质城市”的落脚点,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实施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工程,投资353万元新建、提升农村文体广场51处,高标准打造了袁刘李、凤凰庄等5个样板广场,并按照区定标准完成了25个村的文体广场建设,其余26个村全部完成了场地建设。
安置房寄托着拆迁群众的“安居梦”。围绕“品质城市”,打造美丽和谐宜居社区,强力推进穆村、下房2个片区、720户棚户区改造,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为了让棚改居民搬迁顺心、回迁安心、居住暖心,住上最好的安置楼,街道始终把安置区建设摆在棚改头等重要位置,拿出给自己爹娘盖房子的劲头,坚持一流标准、最严要求,为老百姓建设质量过硬、配套齐全、环境怡人的安置楼。
城市美不美,关键看品质。建设“品质城市”,打造美丽和谐宜居区,离不开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街道按照“分批推进、示范带动”原则,重点打造了潍水社区服务中心。加快打造宜居环境。对潍水、邓村2个社区实施了美丽乡村项目,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月活动,美化村庄环境;按照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要求,累计硬化连村路40.58公里,实现连村路硬化全覆盖,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镇功能。投资160万元建成穆村社区污水处理站,可满足街道驻地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投资730万元启动了消防站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用于处置坊子东部灭火及救援抢险任务,大幅提升坊子区防火、灭火、救灾的整体能力。
“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带领街道党员干部以务实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取信于民,用群众语言说群众问题,真正与群众交朋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杨晓军说。
新闻推荐
高新区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分别接听12345热线12月13日、14日,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和潍坊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王树华分别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接听群众来电。宋赤锋...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