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校园贷”刚落“美容贷”又起

潍坊晚报 2017-08-24 12:15 大字

从2016年开始,风靡一时的“校园贷”已逐渐进入集中监管阶段,多家平台退出了“校园贷”市场。今年暑假,又掀起一股整形风,乘着这股风潮,打着美容、整形为旗号的“美容贷”在潍坊街头出现。对于高考后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假期清单”中不乏“割双眼皮”“隆鼻”“瘦脸”等字眼,在暑期,医疗美容手术量比平时增加了将近一倍。

经历大学生稀里糊涂贷款割双眼皮

“美容贷”又叫做“医疗美容分期”,是近年才兴起的一项小额贷款业务,主要针对想做美容整形但又缺少手术费用的爱美人士,在美容院里可以直接办理,但贷款所得到的钱并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而是以手术费的名义直接打入美容院的账户。“美容贷中介”在多不胜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急速发展的医美行业中成长茁长。美容机构和中介互相勾结,在暑假期间以“免费美容还送钱”为噱头招揽客户,当中有些更以学生为目标,游说她们去贷款整容。

大四学生小青是个爱美女生,有一次在泰华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个‘扫一扫有奖品\’的标识。旁边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向她推销起美容院正在做的暑期免费美容咨询活动。小青表示自己是学生,没有什么钱,但对方表示这次美容咨询会全程免费。

随后,小青就来到了城区四平路附近的一家美容整形医院。进店后,认为只是免费咨询的小青放松警惕,任由工作人员对她进行“面部扫描分析”,最后向她推荐了一款割双眼皮,价格是2万多元。工作人员还告诉她,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只要先做一次信用额度测试。

工作人员拿小青的手机下载了一款APP,又问她要了姓名、身份证号和学校等个人信息。然而仅仅一两分钟,小朱就接到了贷款平台的电话,10分钟后贷款手续通过,18个月连本带息总计26000元。但这笔贷款并没有给她,而是直接打到了美容院账上。

稀里糊涂的小青在手术终止之前反悔,但是却被告知已经无法更改,已经贷款的两万多元也必须由她偿还。调查多家美容医院都能用“美容贷”

在潍坊的多家美容整形医院里,都能够看到多个贷款平台的二维码。记者咨询获悉,“美容贷”选择多达十几种,包括零首付、零利息,还有最长可贷24个月等,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组合搭配。

记者在潍州路附近一家美容整形机构看到,这里摆放有多个贷款公司的二维码。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想要美容可以办理分期。“贷款后,贷款机构一次性把钱给医院,顾客把钱分期还给贷款机构。”该工作人员并表示,他们跟医院合作的都是正规的贷款机构,只要按时还就可以。

在另一家美容整形机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分期不是在美容机构分期,而是贷款机构与美容整形机构有合作,顾客每个月定期还款就行,如果出现逾期,美容整形机构也会帮着催款。

记者电话联系了向阳路上的一家美容机构,对方表示他们可以分期贷款,一般的整容项目都可以做。建议要考虑还贷能力避免过度消费

“网贷平台所谓的0抵押0担保低利息,实际上风险很大、贷款利率很高、还贷要求苛刻。这就需要中介通过与美容机构合作,采取非常规手段将消费者忽悠进来。学生们由于涉世未深,往往容易成为目标,被诱导提前消费、超额消费。”从事贷款行业多年的宋先生表示。

这样的“里应外合”之下,贷款中介获得大部分的佣金,而美容机构既获得了客源,又能拿到业务分成,消费者不仅欠下“一屁股债”,还有可能因为违约影响到自己的征信。

对此,宋先生建议,学生在消费时,要考虑个人和家庭的承受能力、还贷能力等,避免过度消费,也不要贪小便宜,随便听信别人的话,被“免费”、“优惠”和“便宜”等字眼吸引。不论在哪里,每一次签名和出示、复印、扫描个人证件都要谨慎而行,对于合同条款要仔细研读,而对方的承诺和合约更需要白纸黑字保留证据。

宋先生表示,学生防范被骗还得从自身做起,培育健康消费观,加强金融知识学习以及对网贷平台的辨别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李楠

新闻推荐

政府百万补贴“挽救”共达电声业绩上半年赚了400多万,但扣除补贴后却赔了

共达电声(资料片)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张冠超)昨日,共达电声(002655.SZ)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录得净利润472.4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若扣除大额政府补贴款,共达电声扣非净利润已降至-3.07万元,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