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

潍坊日报 2017-04-15 10:11 大字

□本报记者石莹

4月14日,在鲁台国际会展中心的中国画节展区,一幅122cmⅹ244cm的《山之灵》引人瞩目。这幅由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花鸟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沈光伟创作于2015年的画作,笔墨清雅,气韵生动,生命的张力和生活的美学透过这幅奇崛的高山杜鹃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中国画节展出的沈光伟两幅大型作品都是高山杜鹃题材,另外还有其他题材小画三十余幅。沈光伟画高山杜鹃三十余年,高山杜鹃系列也是他的主要创作题材,沈光伟且将高山杜鹃视为舞神、众木之神,用自己的结构、自己的章法、自己的色调、自己的笔法去想象和再发挥,其画题《山之灵》,可见作者崇敬此花之心诚。

高山杜鹃是古人极少表现的绘画题材,沈光伟从1984年到黄山写生第一次见到高山杜鹃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到黄龙、九寨沟写生,并多次深入川西海螺沟原始森林,观察感悟高山杜鹃的生长特点。在观察中,沈光伟捕捉到了一种自然精神与生长的力量,感悟到一种生命的本质,用笔墨形式,对杜鹃花含苞、怒放、败落的全过程进行表现。他将杜鹃的枝干画得老木虬柯、苍雄浑厚,有一种绝处逢生的伟岸气势,同时又将花叶画得清丽明快,将大野之壮美与清秀之优美融为一体,得其杜鹃花木之自然天性。沈光伟的高山杜鹃创造了新的写意花鸟画形式。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型呈现,而表现人、表现人性、表现人文化品格更为重要,沈光伟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从传统绘画中获得表现事物的方法,体会用笔运墨,这只是经验的积累。而学习传统文化,更能体验蕴涵其中不断发展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也是最重要的中国艺术传统。”他认为,中国画形式本身只是引子,艺术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看到了生命的本质,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作为山东艺术学院的一名教授,在谈到年轻人对绘画的学习与创作上,沈光伟说:“现在不少年轻人只注重技法的练习,对绘画理论的积累有所忽视。理论的积累很重要,实际上古人的画论是很高的,比如南齐的谢赫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我们也要从学术角度下的功夫更多一些。”此外,沈光伟强调绘画表达要有感而发:“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笔墨和造型能力,要在短时间内将一批花鸟画出来,我相信很多人可以做到,但要在画面上保持一种对自然的新鲜感受和独特感悟是不可能的,所以画画一定要有感而发,而不是去重复古人和自己的笔墨样式。艺术家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尽可能地让作品去感动别人。”

作为潍坊人,沈光伟说:“幼时和曾祖母生活在一起,艺术启蒙就是在曾祖母膝下看剪纸开始的。曾陪伴我成长的风筝、泥塑、纸老虎等民间艺术的奇葩,现在安静地待在书橱里,观照着我的日常生活,故乡对我的影响根深蒂固。潍坊文展会已经成为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品牌,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飞翔是每一个小朋友的梦想,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向秘密花园……◤《到需要的地方》方紫涵...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