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打造“品质城市”的落脚点

潍坊日报 2017-04-07 10:17 大字

◎刘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潍坊市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在经济增长趋缓情况下,全市财政民生投入五年累计达到2113.2亿元,去年占财政支出比例更是高达80%,就业、社保、教育、科技、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通过***,全市有42.4万人摆脱贫困。站在新起点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构筑民生保障体系,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具体工作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安危冷暖放在核心地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坚持就业为本、教育优先、健康为要、社保兜底,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要完善体系保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强化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巩固基础教育在全国领先地位,改善办学条件,基本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和入学难等问题;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高校特色发展计划和重点建设工程。编制实施健康潍坊2030规划纲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层医疗体系提升工程,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规划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健康城;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民生综合保险、职工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核心制度,加快基础养老基金全国统筹的步伐,从而逐步构建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二是加大投入促民生。围绕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交通等重大民生领域,加快建立健全完整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建立确保民生投入持续稳步增长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整个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削减不必要开支,不断扩大民生建设领域投入,千方百计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不仅要在增量上下功夫,还应当对现有财政资金分配格局进行调整,进行存量改革,因为仅靠增量来调整支出结构步伐慢、力度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其使用效率。

三是脱贫攻坚惠民生。由于贫困人口多数年老体弱多病、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极易因病因灾返贫致贫,要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仅靠增收远远不够,还必须发挥公共政策的托底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户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和负担,尽可能降低因灾致贫的可能性。脱贫攻坚,是一项关乎贫困人口生存现状的民生综合工程,单靠一部门一己之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鉴于此,潍坊市各级应形成共识,全民行动,共同参与,做到“在扶贫的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创新机制强民生。民生建设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从制度上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方式和途径,将民生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以便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巩固民生建设的成果。首先,凡有民生建设的地方就要有制度建设,制度覆盖面要广。大到民生建设体系,不管是就业、教育、医疗还是养老及住房保障,都有详尽的制度规定;小到民生的具体项目和针对的特定群体,也要有文件规定和制度章程。其次,随着民生建设向前推进和形势的变化,民生制度也要不断改进完善。最后是重视结合市情在民生制度上改革创新。此外,民生制度建设,还要对民生的责任主体、工作机制等都做出细致规定,使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形成封闭的回路,保证制度都能落到实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闻推荐

奎文实现“三级”清单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于卿)奎文区编办立足为民服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作为,实现区级、街道、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全覆盖。试点先行,探索开展试点和模板编制。选取一个区直部门、街道和社区作...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