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叫场”变身村民乐园

潍坊日报 2021-01-27 08:27 大字

几名过周末的学生在文化广场打篮球。

□潍报全媒体记者付生

通讯员刘明志李宁文/图

曾经,冬天的农村,少有文体活动。1月23日中午,临朐县辛寨镇朱家峪村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几名过周末的学生,在开心地打起了篮球。

村民朱民占家正对着文体广场,可谓位置优越。他告诉记者,这个广场现在是村民休闲的乐园。“前几天,村里的庄户剧团还在广场上排练了准备正月演出的《跑旱船》等节目,吸引了一大帮子人在观看。”朱民占说。

“那你家可享福了,迈出家门口就到广场了。”记者开着玩笑说。“去年才开始享福,之前都是遭罪。”朱民占接着话头说道。

原来,这个广场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个巨大的坑洼地,深的地方有好几米,是多年前村里河道取直留下的,不仅有村民往里扔垃圾,下雨后存下的积水还容易滋生蚊虫。

“每到夏秋,蛤蟆叫、蚊虫多,大家都顺口称之为‘蛤蟆叫场’。”朱民占说,因为坑洼地就在他家门口,每逢雨季,家里的蚊子特别多,点蚊香都不管用。

“我一直想把这里给填平了。”朱民占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一家人的梦想,因为除了垃圾和蚊虫,每次出门他家人都要绕着坑洼地走大半圈才能走到村里的路上。然而,填平4000多平方米的坑洼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难以承担。

前几年,村里曾想发动大家的力量把坑填平,但距离稍远点的村民积极性不高,有的还持反对意见。因为工程大,对周边的树木或设施都要进行清理,部分村民不同意。

2020年,朱民占一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一切得益于临朐大力实施的“绿满城乡,秀美临朐”专项行动。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曾永告诉记者,这个巨大的坑洼地是他们村第一个要攻克的“敌人”。

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曾永觉得思想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要从加强村民的生态意识抓起。为此,结合县里组织开展的“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大走访,该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挨家挨户向大家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普及绿色环保知识,同时把村里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和填坑的打算讲给大家,听取大家的意见。

“没想到,一趟走下来,大家都很认可。”曾永说,就连曾经反对的几个“钉子户”,对村里的“美容”计划也是赞同,还主动加入村里的志愿者组织,参加美丽乡村建设。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坑洼地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不仅让朱家峪村更美了,村民还有了文化体育等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据了解,去年以来,临朐按照“一个大花园”的标准,积极推进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三村共建”,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52个,创建美丽庭院1.8万户,顺利通过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评估验收。

新闻推荐

“赶板度词交代清,打不动人心枉费功。只要俺唱出了喜怒哀乐四个字,高低窄平两样声” 孙长玉:渔鼓书唱不停

孙长玉(右二)教授青年说唱渔鼓戏书。(资料图)□本报记者谭佃贵本报通讯员宋利郭宝学在临朐县宝畔台村,有一位久负...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