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高学田的“大爱小店”

大众日报 2020-06-12 09:23 大字

□ 谭佃贵 报道这间面积不过20平方米的小店里,有信任,有温暖,更有笑声,尽管双目失明,高学田却生活在爱的光明中。□ 本报记者 谭佃贵

双目失明的高学田,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当地人称“盲人店”。店里没有监控,但开店20年来,没丢一分钱,没少一件货。村民们都来店里捧场。小小的“盲人店”开得红红火火。他家的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儿。

6月1日,记者走进了临朐县五井镇花园河村。在高学田的“盲人店”里,记者从那一个个带着感情的故事里,深深感受到了邻里乡亲之间那真挚、朴实、善良的爱心光芒。

从不担心少钱短货

这家小卖部,是高学田家靠近大街的两间小偏房,面积不过20平方米。店门口连个牌子都没有,只在门口旁放了几捆啤酒瓶子。货架上仅有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牙膏牙刷、小零食等几十样东西。店里还有一台电视机和旧沙发。来买东西的村民,常和他坐在一起拉家常,说说庄里的新鲜事,就像一家人一样。

在记者采访高学田时,不时有村民过来买东西。

住在村西头的高学生,像往常一样,来到高学田的小卖部,拿出了十元钱,放在柜台旁边的桶里:“十块钱,要一支牙膏和一块香皂。”“好,稍等,再找您五毛钱。”

高学田一边给他递货,一边给他找零钱。

“别找了,你也挣不了几个钱。”

虽然高学生的家门口前,也有两家小卖部,可这些年来,他都是多绕几条大街,来这里买东西。只要高学田小卖部有的东西,他从来不到别处买。

像高学生这样来捧场的村民还真不少。特别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宁肯多绕道儿也拄着拐棍来这里“光顾”。

这里平时都是高学田在打理,妻子和孩子,都在外面打工或忙地里的农活。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用“心”经营:仙贝是方的、雪饼是圆的、啤酒是玻璃瓶的、酱油是塑料瓶的、棒棒糖外面有塑料纸包裹着等等。每一件货物的“长相”和位置,他都谙熟于心中。每一张钱币,一百的、五十的、十块的、一块的,他用手一摸,就能摸得出来。对一些常用货物,他都是标上价格,村民们来买东西时,高学田大都是用手一指,让他们自己动手拿货、放钱,就像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样。

记者不禁问高学田:“你就不担心少钱短货?”

“不会的,咱村里的人心眼儿都很好!”

他还向记者讲起了前几天发生的事儿。村民高学永来店里买了一条55元的香烟,给了高学田一张100元的。在找钱时,他错把50元当成20元,多找给了高学永。当时,由于高学永家有事急匆匆离开了。可过了几天后,高学永发现找回来的钱不对,便又来到店里,把多找的30元钱退了回来。

像这样的事,这些年来在这家“盲人店”不知发生了多少回。

“有时候担心,给人家找少了钱,人家没有过来要的;但给人家找多了,人家肯定都退回来!”高学田说。

我们正说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跑进店里,只见他习惯地把五角钱放在高学田旁边,自己到冰柜里拿了一个冷饮,转身就走了。

“村里的小孩儿都是这样,都习惯了,很放心。”

高学田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年,村里有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儿,趁我不注意,偷偷地抓了一把糖跑了。过了几天,孩子的家长知道了,便领着孩子来向我认错,把糖钱送了来,并教育孩子们,不要偷拿别人家的东西,更不能偷拿盲人的东西。从那以后,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轰”的一声炮响,什么也

看不到了

今年53岁的高学田,对1997年4月9日,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天,他上山采石放炮,有一个成了“哑炮”。他在处理“哑炮”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他便失去了知觉,满脸血肉模糊,被乡亲们送进了医院。当他醒来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了!

一个正值美好年华的年轻人,突然失明。痛苦,绝望……一天夜里,他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哭声,他难过、沮丧,甚至一度想过轻生。

那年,他的大女儿四岁,儿子刚出生不到百天。妻子杨云芸天天陪着他,劝他:“你只要还活着,孩子们就有父亲,我就还有男人,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我有的是力气,一定能撑起这个家,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邻里八舍的乡亲们,也来劝他,鼓励他。特别是他童年的伙伴们,有空就来陪他。渐渐地,他走出了阴霾。

虽然高学田重新鼓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但失明的他已无法再下地干活,更无法外出打工。但他不甘心在家吃闲饭,就打算在家开个小卖部。当时,他家里除了两间闲置的偏房外,什么都没有。乡亲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他购进了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等日用百货。村里的小伙伴们,连夜帮他搭起了货架子。就这样,小小的“盲人店”,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业了。

当时,高学田的孩子小,家庭开销大,不能单靠这个小店的微薄收入持家。为了养家,妻子除料理家务、下地干活,农闲时还到附近的企业打工挣钱,努力支撑起这个家。高学田深知妻子的辛苦,便用心在店里打理货物。很快,他自己便能撑起这个小卖部了。乡亲们也都来关照他。就这样,他俩把难关渡了过去。

来自邻里的温暖

在与高学田的交谈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他对全村老少爷们的感恩之言。他说,虽然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但这么多年来,乡亲们的真情实意,无时无刻不温暖着自己的心;越是看不见,越能真切地感受到温暖。

自从高学田的眼睛受伤后,他家的农活都是乡亲们帮着干。老邻居高学来,每到农忙时节,都是搁下自己地里的活儿不干,先来帮着高学田家干活儿,生怕他心里着急。像割麦子、剥玉米、耕地等重活儿,高学来全包了。

这些年来,帮高学田家干活的人到底有多少,谁都记不清了。他们干完活儿就回家,没在高学田家吃过一顿饭。高学田一家人过意不去,执意给他们工钱,但没有一个人要。

花园河村不大,却有好几家小卖部,仅高学田家周围就有3家。但同行的小卖部都特别关照他。只要高学田家卖得好的货,自己的小卖部就不进,故意让村民到高学田家买。

村民许丰顺家的小卖部已开了多年,又靠着大街,路人来这里买东西很方便,生意一直不错。可去年,他家的小卖部突然关门不开了,问其原因,许丰顺说:“俺两口子都是有胳膊有腿的人,身体又好,出去打工照样挣钱。高学田失明不方便,就让四邻八舍的人,多去照顾他家的小卖部吧!”看,这老俩,心眼儿就是好!

靠近高学田家最近的一个小卖部,是邻居高新开的,距离不到百米。当年,高学田进货不方便,高新就帮着一块儿给他进着货。越是好卖的货,高新自己就越不进,都让给高学田的小卖部经营。在这里,同行是“亲家”。

老百姓最讲究“以心换心,以恩报恩”,高学田就是这样做的。

他的小卖部虽小,但来推销货物的商贩真不少,对一些来路不明的商品,不管贵贱,他从来不收一件,生怕有质量问题对不起乡亲们。

前年夏天,他闻着店里的蛋糕有了点味道,便毫不犹豫地让妻子把变味的蛋糕变成了鸡饲料。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地商店、药店里的口罩,几乎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高学田从朋友处进了些口罩,成了“紧俏货”。一位网商跑上门对他说:“我在网上给您卖,不用半小时,保证给您卖光,还能卖到一只口罩四五十元的好价钱。”

面对送上门的好买卖,高学田和老伴儿商量说,咱们这个小店,若没有大伙儿的支持和关照,开不到今天。咱对乡亲们大忙帮不上,就把这些口罩分摊给大家防疫用吧。于是,他还是以老价钱,一只口罩五毛钱,分给了大伙儿。

现在,高学田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女儿已出嫁,儿子也长大成人,在外打工挣钱。而他依然守着这家开了整整20年的小卖部。他说,这个小卖部已成了他感情的寄托。在这个小卖部里,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乡亲们给他的温暖。他的生命,已系在了这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小卖部里。

2017年11月,花园河村获“全国文明村镇”光荣称号。“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八字村风,在这家小小的“盲人店”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采访结束时,记者望着这家还没有名字的小卖部,想给它起个名字。高学田笑着对记者说,名字早就想好了,就叫“大爱小店”吧!

新闻推荐

潍坊市领导到渠河开展巡河工作

本报讯(记者于哲)6月9日,副市长、渠河市级河长孙刚带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同志到渠河流域临朐段进行现场...

临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