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为墨铁笔绘丹青林伟:让烙画登上大雅之堂

齐鲁晚报 2018-03-05 16:01 大字

林伟的创作室在校园里,还没开学,这里一切都是静悄悄的。3月1日采访林伟时,推开画室的大门,里面的情景与屋外冬日的冷清截然不同,一切都生动起来:咆哮的瀑布、威武的老虎、清丽的闺中女子、原野中的牧童……面前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既有着现代绘画的语言,又有着传统绘画的风韵。可谓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画竟然是用烙笔以300多度的高温烙成的。

本报记者张莹

烙铁和宣纸

碰撞出精彩画卷

这些日子林伟正在为无锡的一家生肖博物馆创作百兔图,已经完成的部分或者憨态可掬,或者机巧灵动,神态各异,看着看着会忍俊不禁。对烙画的好奇,让我提出看林伟现场创作的要求。他对此早已胸有成竹,只见他给“画笔”通电加热后,开始在宣纸上画了起来。

温度高达350℃的电烙笔,和木材为原料的加厚宣纸,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林伟先用笔的棱角,画出一个弧,高温的铁落在纸上顿时形成淡褐色,这就是烙画的天然颜料,几笔下来,一只长长的兔子耳朵跃然纸上,耳蜗处多描画几遍,再用电烙笔的扁平面涂抹开来,耳朵深深浅浅变得立体了——看林伟烙画,真是无法言喻的享受,一支普通的电烙笔,可以画出粗犷的硬朗,可以描出丝般的柔美,不一会儿两只小兔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一只竖耳定睛,似乎发现眼前人的打扰;一只回头观望,仿佛向小伙伴打探消息。林伟用“笔”的棱边,丝出柔软的兔毛,然后用“笔”的平面烙出毛发的底色,之后又用电烙笔的棱边丝一遍毛,留白出衬托皮毛的光亮,一幅令人叫绝的百兔图就这样完成了!

一场邂逅

烙画变得阳春白雪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的林伟,工作之后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一天,他看到父亲在自家种的葫芦上面刻刻画画,传统文化中颇有吉祥寓意的葫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顺手带着几个葫芦回家,对着葫芦就开始琢磨,想着怎样用更好的形式体现出葫芦的内涵与审美价值。通过各种搜索,林伟选择了烙画。一个月后,他的桌子上就有了简单的电烙铁工具,而那几个葫芦也变成精美而又独特的烙画作品。从此,林伟对烙画的探索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最让人叫绝的是林伟的《壶口神韵》系列,毕业于油画专业的他,把传统烙画加以继承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完成了对黄河壶口瀑布的传奇描绘。你很难想象眼前“烟雾迷蒙,旋流洪波”的壶口是用小小的电烙笔完成的,因为它既有油画的写实和厚重,冲击力强烈,又有工笔国画的细腻和古朴,给人回味无穷的享受。林伟自豪地说:“黄河壶口瀑布这个烙画题材,我是画得最好的!”

硬朗而不失细腻,这就是当代烙画的魅力。林伟告诉记者:“烙画有着悠远的历史,不过在过去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工匠手艺,在葫芦、家具上烙上图案的民间行当。”自从拿起了粗重的电烙笔,他就痴迷上这一行:他逐渐掌握了烙画的火候力度,深厚的美术专业素养,加之每天八九个小时的创作,让他很快蜚声国内,他的作品《书香》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徽州女人》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现为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林伟,是当之无愧的“山东烙画第一人”。

在传承中探索

让民间艺术走出传统

在林伟身上,你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对烙画的热爱,于是在传承中探索、突破、创新,成为他让烙画发扬光大的实践。他告诉记者:“希望能在更高层次上将烙画与所学结合起来,让烙画不再只是一种民间工匠技巧的累加。”随着技艺的精湛,林伟开始涉猎各种题材,他去农村采风,回来创作了《乡情系列》,猪狗牛羊,鸡鸭猫鹅,全都入画。粗糙的石磨前,三只鸭子闲庭信步;草垛和栅栏里,毛茸茸的绵羊挤作一团;斑驳的石阶上,一只小狗似乎迷了路;两只小猫一上一下,蹲在打水的轱辘边;猪妈妈带着猪娃娃,啃食着丰收后晒麦遗落的美食——这组作品一经推出,便获好评,烙画的点线面的完美表现力,给这门艺术打开了新的世界,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工笔人物在以前很难想象可以用铁烙出来,林伟做到了。这让他运用画笔的情感表达更加自如,更加多姿多彩。有一次,朋友结婚,林伟应邀参加。在婚礼现场,当新娘挽着新郎的手走到大家面前时,那含羞而又幸福的表情触动了林伟,一幅烙画作品的初稿顿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林伟不敢耽搁,饭也没吃,招呼也没打,急匆匆地就赶回家中。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刻画,《中国新娘》诞生了,这幅画作获得第47届金凤凰杯(青岛赛区)工艺美术作品创新设计大赛银奖。

跟上时代

烙画也可登堂入室

在林伟的画室里,最显眼处摆着他历时两个月完成的作品《童梦》:梳着两只羊尾辫的女孩,抱着小绵羊。女孩明亮的瞳孔,小羊长长的睫毛,在冷峻的群山背景里,透出生活的温暖;微微翘起的嘴角,上扬的眼神,似乎在遐想着属于她的未来,童梦悠长美妙!在记者看来,这很像一幅虚实结合的油画作品,棉衣的厚重,衣服上花色的印染,如同用厚厚的油彩涂抹而成,而女孩的五官头发和皮肤明暗的表现,又集聚了工笔国画的细腻优点,这就是烙画的魅力!它在一代又一代烙画大师的继承发扬中,水平已然提高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绘画品种。

含羞的新娘、清新的乡情、咆哮的瀑布,烙画走出了传统,走向了大雅之堂。林伟谈到这里,也非常欣慰。他说,过去提起烙画,总觉得是上不了台面的民间文化,从事烙画的也是沿袭传承的东西多,往往把师傅的东西照搬下来,老做很古的东西,感觉像年画一样,和现代生活离得越来越远了。只有跟上时代,在情感上才能引起共鸣。可喜的是,有一些美术院校的人开始介入烙画,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从事烙画的也很多了,这部分人的创造能力强,在学校接受的是很新式的绘画方法、表现方法,希望未来的烙画能进入全国大展,成为一个殿堂级的画种。

林伟热爱烙画,他说,烙画可以与时俱进,表现当前大的时代精神,比如一带一路,烙画可以结合一下,古代丝绸之路的人文风情,烙画很适合。要打开视野,表现烙画这个独特画种的魅力,从而增强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它的美。

以“火”为墨,将传统工艺淬炼成时代艺术,这是一个烙画大师的幸福旅程。

山东临朐人,199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中国现代烙画创始人郝友友先生,现为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首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第四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徽州女人》荣获2012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书香》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百花奖银奖,《乡情系列》作品获得泰山文艺奖。曾在国内画展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作品被国内外多个机构及私人收藏。

新闻推荐

桂圆莲子粥里有海绵?谣传

本报讯近日,一段“山东潍坊产的桂圆莲子粥是海绵做的”视频在微信群被刷爆。视频显示,一款名为“洲洁润”牌桂圆莲子粥,消费者打开包装倒出的是一团如海绵状的东西,产地为山东潍坊迪尔康食品有...

临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