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给流浪人员 一个遮风避雨的“家” 本报记者 张虔

金昌日报 2017-06-26 09:51 大字

“总算是把老人平安送回了家乡,松了一口气!”6月21日下午,在市救助管理站,记者见到了因护送一位流浪老人返乡,刚回到金昌的管理站救助中心负责人李锡文。

6月12日晚10时许,金川公安分局民警将一位在街头流浪的老人送入市救助管理站。老人衣服口袋里有临时身份证和一张北京至金昌的火车票。临时身份证上显示,老人名叫李登斌,今年69岁,是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人。

“老人说话时断时续,表达不清楚,大概的意思是先去了北京,想在那里打工,后来乘火车来了金昌。为什么从北京来到金昌?原因不明。我猜测,老人精神异常,是不是买错车票了?”李锡文说。

妥善安置好老人后,李锡文按照临时身份证上的信息,联系了信阳市民政部门,确认了老人的身份。6月17日,李锡文护送老人踏上了回乡路。

“是位五保老人,身体不好,一直咳嗽,还想着打工赚钱,很可怜!”李锡文说。

许多救助对象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残疾,沟通有障碍。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要等这些救助对象病情稳定、心情好时,通过聊天,从只言片语和方言发音中搜集线索。还要运用互联网,通过户籍网、微信等搜索和散发信息,以确认他们的身份。

去年11月份,金昌火车站派出所民警送来一名流浪男子,意识混乱,无法与人交流,救助管理站将其送至市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这名男子的病情逐渐稳定,断断续续说出了一些地名信息。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反复分析方言口音”,上网检索了大量信息,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户籍信息网上发现一张照片中的男子与流浪男子容貌相像。联系当地救助管理站得到确认,照片中的人是流浪男子的堂哥,流浪男子名叫王法进,在10余年前走失。今年4月10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旭军一行护送王法进回到家乡。

今年3月,市救助管理站与安徽省亳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深入亳州市附近农村走访调查,将患有精神疾病,离家出走21年的张淑霞送回河南省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家中,亳州市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这样的事情,在市救助管理站还有很多。今年上半年,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124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人,护送返乡20余人。

市救助管理站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有救助室、洗浴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教室、食堂,每个房间都窗明几净、敞亮整洁。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旭军正在布置“夏季送清凉”工作。他介绍:“每年夏季和冬季,我们都要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活动,巡回救助流浪人员,对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会及时护送到救助站,对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要提供饮食、防暑御寒物品和药品。”

面对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臭味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却会热情地接待他们,帮助流浪人员理发、洗澡、换衣服,提供救助和保护。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和公安派出所一样,24小时‘不歇业\’,工作辛苦,还要面对被攻击和传染病的威胁,沾染上气味还会被别人嫌弃。我们这个工作就是为了让被救助对象、流浪人员得到帮助,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家书屋的作用,大通区九龙岗镇日前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走进农家书屋”活动。活动期间,大通区九龙岗镇积极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农家书屋配有一名专职管理

暑期临近,为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大通区九龙岗镇日前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走进农家书屋”活动。活动期间,大通区九龙岗镇积极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农...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