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不止是色彩

潍坊日报 2016-11-14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付生

“绿色”不止是色彩。87.3%为山区的临朐,被大自然赋予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青山绿水装扮了这里的美丽。但落后的发展条件也让山区成为贫困的代名词,该县114个省定贫困村几乎都在山区。一边是优美的生态绿,一边是发展的短板,如何才能趟出一条生态和致富比翼齐飞的道路?临朐的答案渐显清晰:绿色不止是色彩,更是山区发展基因,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优先成山区发展“标配”

西南部山区是临朐的绿色屏障和生态涵养地,45.7%的林木覆盖率是临朐荣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关键。坐拥绿水青山,满腔“绿色”情怀,山区全面谋求生态与发展双赢。

地处弥河源头的九山镇扛起上游该有的担当,锁定生态和发展的融合共生,以生态优势赢取发展优势,林果经济、户外旅游、农家乐风生水起。九山板栗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栽植板栗3.6万亩,其中的青杨峪板栗基地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和欧盟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销售价格比普通板栗高出20%。

生态是山区最大的资源,更是发展绕不开的主题。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嵩山,早在2004年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8%,除了青山绿水好生态,山上的特产黑山羊,亦是这方水土的骄傲,也曾是村民主要生计来源。可如今绕嵩山走一圈,山羊已不见了踪影。

好好的羊,为什么一下子就不让养了?“山羊对植被破坏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不让放了。”嵩山生态旅游区管委会主任夏树英说出了理由。不让放羊,如同断了部分村民的收入,老百姓能答应?“用更好的生态发展方式来增加百姓收入,大家伙儿就理解了。”夏树英说。嵩山在既要绿树又要钞票上做文章,加快探索生态和生财两相宜路径,发展全域旅游,推广特色果品种植,单蜜桃就发展起4万余亩,形成了南北纵深10公里的蜜桃旅游观光带,仅此一项村民年收入过亿元。

差异发展勾勒个性“脸谱”

定位“鲁中水乡、北国江南”的旅游名镇冶源镇,叫响“千年商埠,古镇蒋峪”的商贸重镇蒋峪镇;辛寨、冶源入选“省百镇建设示范镇”,九山被评为“省级宜居小镇”……翻开临朐山区乡镇经济“项目册”,“一镇一业”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格局凸显,而这一格局的形成是临朐“沟域经济”错位布局、差异发展带来的结果。

“沟域经济”如何搞,是一把尺子量下来,还是量体裁衣?临朐以差异化考核培植发展特色,在统筹山区均衡发展的布局下走错位发展的路子,把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山区经济发展方向标,引导山区各镇扬长避短、取己所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镇、新型工业强镇、商贸流通重镇、现代农业示范镇。

作为山区经济主打牌的特色品牌农业释放“洪荒之力”,依托“山旺大棚樱桃”“寺头红香椿”“杨善西瓜”等一批地域品牌,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果品、中药材、畜禽等深加工能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构筑起了“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富裕、一个品牌彰显一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格局。目前,该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

奏响生态美与百姓富“二重奏”

山区经济如何做到生态优先和发展为重“鱼与熊掌”兼得,首要在布局,有了作战图,攻坚才更有着力点。临朐紧紧抓住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契机,将县域面积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4类开发区,其余72.4%的地区全部列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并辅以生态产业支撑体系,构筑“一带四区七廊多点”网络化县域生态大格局。

激活山区经济发展一盘棋,需要唤醒沉寂的资源。深化改革,采取“X+2”模式进行农村产权改革,这里构建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

收获从来都是以耕耘为前提,加快山区绿色崛起、生态赶超。临朐连续6年拿出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重点向山区倾斜,先后组织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灌区节水改造、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等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4.75万亩,农村基本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全覆盖……一项项民生工程温暖了山区、凝聚了民心,更激发出发展强大动力,让生态优先与民生为重更加匹配,让绿色发展释放出更多民生红利。

新闻推荐

女子遭抢,被摩托车拽出20米 两路民警追击包抄,将嫌犯抓获

本报月日讯(记者赵磊通讯员井长海韩伟)两名男子合骑偷来的摩托车,趁夜色飞车抢劫路边单身女子,女子被摩托车拽出多米,腿部受伤。临朐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巡逻民警接到指令后迅速追击、包...

临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