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果子”从哪来
□本报记者贺德良
“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中国好人”王茹、“山东好人”侯学忠;民间剧团大比武、草根艺人大练兵……近年来,一颗颗文明的“果子”密密麻麻挂满了临朐“文明大树”的枝头,丰满圆润,让人垂涎。一个财政上并不富裕的山区县缘何结出如此丰硕的“文明果子”?
这里有文明的“种子”
扎根山区、带病不缺课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宋作爱;收养残疾女童、不是生母胜似亲娘的“中国好人”张兴芬……在人口不足百万的临朐,像这样的道德典型频频涌现,愈发感受到这座大爱之城的温度。
缘何成了爱心汇聚的温情港湾?“最美”扎堆,根在道德积淀。近年来,临朐积极推进“星级文明户”、文明镇村等创评活动,将文明新风、道德公约编入乡风道德程序,让善、孝、义、礼、勤、俭等德风规范作为城市内在特质和乡村精神内涵来精心孕育,在城乡筑起道德生态新高地。目前,临朐“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100%;获评省级文明村镇(社区)10个、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社区)180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52.17%;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0人获评县道德模范,通过一个人影响一群人,通过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培育塑造出“美德朐城”的“神”与“魂”。
这里有文明的“土壤”
行走在城区大街小巷,一幅幅以孝老爱幼、文明有礼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牌格外引人注目,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洗礼”。而在农村,937个建制村“一画一风景、一墙一主题”的文化墙成为村民接受文明熏陶的室外课堂。
外有景观映衬、内有文化铺垫,临朐开启了一场从上到下、内外兼修的文明筑基工程,全县85处社区全部建有文化中心,345个中心村全部建成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实现100%,城乡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硬件升级带来了不止是文化活动的空前繁荣,更提升了乡村文明指数。30多个群众性文艺团体、300多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4000余名文艺骨干活跃在基层上演好戏连连看。同时,旨在文明新风与文化活力同频共振的“文明新风沐千村”活动尽吹文明新风,“四德榜”、孝德文化墙、文明礼仪宣传画润物无声,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把这种“可触摸”的道德传递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和车间厂房。
这里有文明的“养料”
近日,柳山镇马庄社区大楼里,一面挂满衣服的“爱心墙”亮相,衣物由村民自发捐助,困难家庭可无偿使用,整个过程无人监管,全程自助。“没想到,原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爱心墙\’,如今俺村里也有了,这可真是一件便民的大好事。”村民侯金江竖起大拇指夸道。
爱心接力传递点滴温暖,股股暖流汇成社会大爱,像这样的爱心公益之举在临朐缘何频繁“闪光”。源于临朐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出台《临朐县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一个个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一项项志愿活动接踵而至。团县委筹集善款20万元,与500名贫困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帮助63名寒门学子圆梦校园;辛寨镇户外联盟志愿者成立“爱心扶贫养殖基地”,无偿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截至目前,临朐78个志愿者服务组织、15000余名志愿者,每年开展公益活动200多次,把一股股爱心暖流传递到城乡每一个角落。
新闻推荐
1月6日,山东格劳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带着三头大活猪、米面等年货,来到临朐县辛寨镇的库区村庄猫林沟村,村里七旬以上的老人都分到了猪肉和面。村里较为贫困的家庭也领到了肉米面。老人们在领...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