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场乡村文明的“深度变革”

潍坊日报 2015-12-07 14:12 大字

临朐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在提质、增效、扩面、全覆盖上下功夫,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老区人民建设乡村文明的特色之路,启动了——

□本报记者贺德良通讯员刘明志

“搁过去,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可好了,街上亮堂了,粪堆、柴禾堆没影了,扭扭跳跳也有地儿了。”临朐县山旺镇战家庄村民把满意写在脸上,问及村里环境为何变化如此之大,村头扎堆晒太阳的大爷大娘你一言他一语的话语中,处处流露出对村庄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之情。

催生这一变化的,正是乡村文明行动。临朐2011年起推行的这场政府主导、群众主演的乡村“文明变革”,用最直观的方式为民生、聚民心,演绎了广大乡村的村貌之变、理念之变。

“蛤蟆叫场”缘何变身文体广场?

——文明的境界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农村的夜晚,尤其是冬天,一向沉寂,村民大都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在蒋峪镇赵家庄,已过了晚上8点,2000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上仍歌声不住、舞步不断。

这样的场景在七八个月前,还难以想象。因为那时赵家庄的文体广场还是一洼臭水塘,夜里蛤蟆叫声传遍全村,老百姓便给它起名“蛤蟆叫场”。听说要建文体广场,21户村民自愿把老宅基地都让出来,仅用1个月,2000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建起来了。

何止赵家庄。蒋峪镇党委委员张萍介绍,如今8个社区7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因地制宜建设的文体广场,面积虽有大有小,标准却不打折扣,都是清一色平整的水泥地面和崭新的健身器材,村务公开栏、乡村文明四德榜也从村支部搬到更有人气的广场边。

农村文明怎么搞?在很大程度上,文明的境界取决于文化的发展。蒋峪给出的答案是,村村都有“文明一条街”、村村共演“出彩蒋峪人”同一台大戏,激活了农村文化“精神末梢”,夜晚的农村不再寂寞。

为何“把路劈两半,也得留住古树”?

——两种意见的交锋,文明理念的胜利

树,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甚至微不足道。但是保护好一棵树,在乡村文明行动中,成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

行走在九山镇大花龙潭村,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村东西大街上的古树,3棵建村时栽种、有着640多个年头的老国槐树,不偏不倚地“扎”在马路中间,最大的一棵高23米、粗3.2米,树“扎了堆”让5米宽的大街最窄处仅容一辆小轿车通过。

村里道路硬化时,针对这3棵树伐与不伐,两种意见不是没有交锋过,施工方考虑成本,曾私下征求村里意见。村民大会一讨论,一锤定音:留下来。

对一棵古树尚且如此在意,九山镇在如何构建别具特色的升级版美丽乡村上更是精雕细琢:摒弃了过去“插花式”、“盆景式”的做法,在遵循山村自然机理的前提下,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问题”,优化延续村庄原有景观特色和传统乡村原汁原味的风貌,实现既有地净、物齐、路畅的外在美,更要生态、文明、和谐的内在美。

“冤家”婆媳缘何变身“广场姊妹”?

——德风规范内化为乡村“精神内涵”

一对婆媳“冤家”如今变成了社区文体广场上有名的广场舞“姊妹花”,说的是辛寨镇东盘阳村刘德荣和她婆婆夏孝香。

俗话说,婆媳天生是冤家。夏孝香多年媳妇熬成婆,想家里大事小事一把抓,儿媳妇刘德荣虽孝顺,可年轻难免有个性,一个屋檐下过日子难免锅碗碰瓢盆,不是婆婆看不惯儿媳妇的穿衣风格,就是儿媳妇厌烦婆婆的絮叨,没少为炒菜盐多盐少的问题斗嘴。

可自打辛寨49个中心村村村建成了文体广场,143个建制村的“四德榜”搬到社区的公开栏上,孝德文化墙、文明礼仪宣传画润物无声,尤其是“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成了村民衡量平时行为举止的一面镜子,让过去凑在一块不是说张家长就是拉李家短的老婆婆小媳妇,或者平时有点小过节的妯娌、邻居们,欢欢笑笑变得和睦起来。

临朐以优良乡风作为提升乡村品质的“精神内驱”,将文明新风、道德公约、“环卫公约”编入乡风道德程序,让善、孝、义、礼、勤、俭等德风规范逐渐内化为乡村精神内涵,催生了社会正能量,打造了道德生态新高地。

新闻推荐

市领导到帮扶村视察走访

本报讯(秦义国刘冀)1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胡岗到市人大机关对口帮扶的临朐县辛寨镇盘阳村视察走访。秘书长王秀禄及机关负责同志陪同活动。在盘阳村,胡岗实地察...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