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潍坊日报 2014-08-07 15:48 大字

“大娘大爷真开心,月月领着养老金;还有新农合真是好,药费百儿八十的报……”日前,在临朐县辛寨镇下河社区村委大院里,四个年逾古稀的老大娘自编自演快板剧,其生动诙谐的表演,让四邻百舍笑得前仰后合,这是下河社区新成立的表演队拿出的新剧目。

临朐是小戏之乡,历来有自编自演的娱乐传统。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该县不断强化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加大扶持民间艺术人才,让群众在文化活动唱主角、挑大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文艺协会、社团20多个,骨干文化艺术人才1200余人;10个镇街,村村都有演出队。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吕剧团、腰鼓队、秧歌队,狮子锣鼓队等,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现在的文艺活动氛围良好,村村有队伍,人人能演出,为的就是让老百姓乐呵乐呵”。据临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孙秉明介绍,为实现“村村有队伍,人人能演出”的目标,他们在全县实施了“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工程,组织精干力量,挨个为各乡镇排练节目,辅导龙灯、秧歌队、高跷、舞狮等民俗表演,为群众文化培养输注人才。同时,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县级文化设施、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三级文化网络平台的全覆盖。依托这些措施,一个个群众文化队伍茁壮成长起来。冶源镇傅家李召村成立的文艺剧团,自编自演节目,每年为村民演出20余场次。村里的娱乐室和体育广场,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唱歌跳舞的“根据地”。对自编自导的节目,优秀的还有1000元的奖励,支部书记傅绍卓告诉记者:“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既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村整体的文明程度。”自推出这个奖励政策后,该村已有10多个自编自演的节目领取了奖励补贴。

临朐艺佳吕剧团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11年来,他们演出了2000多场,观看群众不计其数。49岁的团长冯太平是寺头镇新台村农民,自幼热爱戏剧,通过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戏曲培训班学习,不仅个人打下了良好的戏剧表演功底,还结实了一帮票友,共同组建了艺佳吕剧团。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几个喜欢戏剧的票友就商量了一下,组建了吕剧团,发挥大家的力量,为乡亲们带去欢乐。”冯太平说,为支持他们这些小“庄户队”,县委宣传部专门捐赠了音响等设备;县文化馆还免费提供艺术指导,让他们越演越有劲,平均一年,能演出200多场。

有了这股劲,冯太平多次创新排演新剧目,他主演的周姑戏新剧目《神秘的笑声》获得临朐县第二届政府文化艺术奖团体奖。有了这股劲,临朐县不断创新的群众文化演出,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中,该县创作的小品《骆驼石》在全国59件戏曲作品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潍坊市唯一荣获此群星奖作品。记者付生

通讯员祝红蕾董超

新闻推荐

“小戏之乡”用心烹制“文化大餐”

□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祝红蕾刘明志夜幕初降,家住临朐城关街道兴隆社区的57岁的苏舒琴,晚饭后来到社区广场,说笑间“归队”劲舞起来……眼下,像这样老百姓自导自演的“文化大...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