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或多粒鹅卵石

潍坊日报 2022-01-14 09:21 大字

◎阿龙

作者简介 阿龙,高密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密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专著《老家三部曲》,包括短篇散文集《发现高密》、中短篇散文集《夷地良人》和长篇散文《五龙河》。获第四届风筝都文化奖,第二届齐鲁散文奖。

我把午间散步压缩在六百亩范围。一座原生态私家庄园,一整面向阳的岭坡。“地势使之然”无目标无目的地走。岭叫明山岭,庄园就叫明山岭庄园。坡面舒缓倾斜,开合度极大,四边虽然围了,倒未感觉界限存在,把世事喧嚣阻隔或驱逐了,只剩大片安静,层层叠叠,很有些荒野求生的味道。再关闭手机,只剩脚踩泥土、碎草、落叶和风过之声,整个人,从内到外干净起来。

初春,全坡素淡,树木荒草自由生灭,随意率性满眼皆是,树叶落在那儿便在那儿腐烂,或不腐烂,或由风带走。野草野花得了放纵,追着人跑,追着岭地跑,片刻不闲。突然喜欢此处之原始甚于喜欢人之勤奋肯干了。不一会儿,我碰到一块鹅卵石。它的个头比鹅蛋大,一面贴地,正面朝天,无声无息。其他的部分被枯干焦黄的羊茅草和灰色的白杨叶遮挡。可视的正面上头不知碰了什么比它硬的物件,生生少了一块,像蛋壳凹了进去,这样看来,或可能生长中,身边还有块早成的石头,把它挤住了,又难移动,不得不收紧被压的一角,长成了缺陷,但不至于残疾。这缺角因羊茅草枯叶支愣上面,现出了阳光明亮的轮廓,否则我还以为又是霾天呢。一条细长的裂纹,横穿它的腰部,不知是受了重力击打还是自然形成,超出了我已知的范畴。我沉吟片刻,考虑是弯腰捡它还是俯身安慰它,因为从它身上,我看到孤单。

口袋装块鹅卵石散步总不是事。轻省点儿才容易迈步。行不多远,陆陆续续又碰到好几块,大小颜色形状各异,距离相隔不远,心想不管被人掷于此抑或生于此,大概“由来非一朝”,早“复得返自然”了,还是别乱帮忙的好,那种所谓“孤单”,不过是人把情绪感怀推给了物,很有种说“鱼快乐”的武断。再一转念,若要知鹅卵石孤单与否,问鱼或许可得。

寻思间,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骤然增多,原是到了一处河滩。仔细打量,河滩乃由溪流冲刷而成,自岭顶往坡底去,与一条河交汇。河的名字叫老母猪河,宽处超百米。河水如弯月镰刀,自西南往东偏北穿过包括庄园在内的明月岭,把岭地分割出南北。因此,我分明是来到了老母猪河的一条支流,身处溪水过境的岭坡。视线穿过树丛,堤岸的缺口,隐约可望断断续续的老母猪河河水。几年干旱,支流水尽,河床裸露,形成滩地,布满鹅卵石,现在流淌的,不是溪水,是鹅卵石了。

这一见喜不自禁,仿佛白鹅找回一篮子鹅蛋,肥臀摇晃,脖子伸长,嘎嘎鸣叫不停。我来个大鹅入水,小跑进入石流。自上而下,鹅卵石一块一块紧挨着,像用手摆过,却并非人的手,许是风的手,光的手,水的手,鱼的手,又或许大自然的手,天使的手。看似散乱,却存天然的秩序,有笔直,有弯曲,有腔有调,一路和谐。

于是我相信那不是一只手的作为。风用岸上的树叶擦了擦染灰尘的手,替它们掀开各自不同的颜色和条纹。阳光升到明山岭上方,推开一片云彩,用闪光并有力的手指弹掉它们纹理内的细沙。溪水由岭顶潺潺而过,清理掩埋它们的泥巴,让它们裸露更多一些。大自然和天使用神力,看护每一块鹅卵石,发现松动的,便安排长出一棵草或小树苗,让它们卧得更牢。

鱼呢?几尾鲫鱼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游到我面前,而我赤脚立在水中,倒影恍惚。其中一条看看我,吐口气泡,仿佛要提醒什么。它晃动尾巴,那或许就是它的手,敲了敲我脚下一块褐色的鹅卵石,侧头谛听一会儿,又冲我吐出两个气泡,想告诉我它和鹅卵石交流过。那块浸入水中的石头一点也不孤单吗?我一下进入了一块石头和一条鱼的语境,顿觉茫然。那份孤单之感,原来生于我的内心,它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随着水草摇晃,跟着水尽消失。

我想问问鱼,被敲打的鹅卵石里面,它听到喧嚣还是寂静。鱼没回答,沉下水底,扫起沙尘而去。水也消失了,水中的身影也随之消失,被鱼带走了吗?假如今年春夏,下几场大雨,溪水蜿蜒又来,而我也散步至此,能不能将它重新寻回?由此,我忽然希望鹅卵石们是漂泊者,四处流浪,偶然聚到这里,与我相遇。虽然我们由不同的道路到达这儿,至少我们由于漂泊者相似的际遇,我们会找到共同的语言,我可以安心坐于河床,望着时光发呆并与它们交流得失的本质。

但我没这样做,没惊扰任何一块鹅卵石。我爬上堤岸,扯住树梢回头,再看一眼鹅卵石的溪流,我深信这是大自然的善意,将它们安放于此,上帝擦去它们一切的眼泪,为我眼前的世界塑造了清晰的轮廓。

为什么不用这个作为结语?正如乐观主义者所言:有悲伤的地方,就存在勇敢。普通人需要帮助时,更为普通的人会施以援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那些人的痛苦和恐惧,要一同对抗。每一天,每一个地方,大多数人的心中,仍有着满满的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善终将获胜。

谁从万物,或一粒鹅卵石中,发现过非善的存在呢?

新闻推荐

课间8年 主讲人王亚平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

25岁的白雪上一次参加我国太空授课时,还是一名高二学生。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主讲人王...

高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密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