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探索实施“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模式 订单手中握 种地心不慌

大众日报 2020-06-24 09:52 大字

6月16日,高密市万亩良田家庭农场小麦开始收割。□记者 都镇强 宋学宝 报道 □ 本报记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黄小龙 曲彦超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前埠下村村民孙刚种植的山药、芋头正值成长期,在他的精心呵护及专业监测下,长势还不错。今年他把4亩地流转出去后,在合作社从事田间管理工作。

“村里(合作社)组织着给我‘备耕’,还教技术,平时什么事也不用愁。”孙刚轻松地说,今年他搭上了“订单农业”的致富快车,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让他干劲十足。

前埠下村将订单农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该村的绍栋果蔬合作社与村内100多户村民签约,再由第三方企业以每年每亩450元的价格,将500亩土地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按企业要求统一种子配发、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出货销售,实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农户自己只管提供土地、完成种植任务,种出来的农产品还是\‘原生态’的,有专业监测,附加值自然不会低,比自己带到市场上卖的价格还高。”合作社负责人孙绍栋说。

企业下订单,农户只需要按订单种植,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省心省力,更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我早就不用拉着菜跑市场了,以前是先种后卖,一到销售季就发愁,现在手中有订单,种地心不慌。”孙刚晃了晃手里的合同说,这是一份收购合同,里面明确了最低保护价,企业收购农产品时会设置保护价格,对农产品进行兜底收购。

“订单农业”从市场端帮助农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瓶颈,同时通过支付土地流转费用买断土地使用权,为农户生产进行兜底。村民刘华芝是订单农业的受益户之一,她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后,成了地里的长期工人。她高兴地说:“合作社雇我在这里干活,额外一天能拿好几十元,又给家里多增加了一份收入。”

入社村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金、种植收入双重收益;合作社提取部分产品提成作为收益;第三方企业获得优质产品,获取更高收益,实现了“三赢”局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实行多种农作物轮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正如孙绍栋所说,地一年四季闲不着。“公司需要什么他们就种什么,只要把好质量关,大家就能获取较大收益。”对于未来,孙绍栋充满希望,他表示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鼓励、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订单农业”的致富之路。如今,“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经营体系已在前埠下村基本形成,正逐渐推广为寒亭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样板。

新闻推荐

趵突泉敲棋风雅旧事

新时报记者王锋摄□侯林围棋是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在济南,历史悠久,渊源深厚。有清一代,济南最为集...

高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密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