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召当官,他连夜出逃 汉代大儒郑玄 次拒绝入仕,在不其山下建康成书院研习经典,绛帐授徒

半岛都市报 2018-07-24 08:15 大字

半岛记者张文艳

铁骑山下,书院社区,这里有着两千年的教育根基。

东汉末年,一位大儒竭尽毕生的经历,将秦火后流传下来的古文经典,详细注解、总结,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经神”郑玄;在游学的途中,他用真才实学感动了诸生,追随者达数千人,他也是颇具威望的教育家郑康成。本期,我们追溯郑玄(字康成)的求学、避仕经历,解读他布衣雄世的密码,并在城阳惜福镇书院社区中找寻康成书院的旧迹,探寻郑玄立足此地的真实原因。

少年不流俗,神算惊乡邻

十几个少年围坐席上,皆衣着华丽,并高谈阔论,唯独一个少年坐在一边,低头不语。母亲把他从席间叫出,训斥了他几句,他很严肃地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也”。

这是少年时代的郑玄,也是文史学者李伟刚教授编著《鉴史问儒——东汉康成书院研究》时印象深刻的片断之一。在书院村采访,郑玄和康成书院是村里妇孺皆知的名人,虽然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康成书院和郑玄的故事仍然流传至今,不仅是在书院村,在城阳,在青岛,只要对人文历史稍作了解,都知道这位大儒、经神的事迹。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市)人。遍查记载,无法考证郑玄的远祖,有记载的始祖是他的八世祖郑崇,在汉哀帝时任尚书仆射。郑玄生于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七月初五,是家里的长子。在《后汉书·郑玄传》和《郑玄别传》中,我们可以看到郑玄的成长轨迹。

郑玄从小就喜欢文学和数论,八九岁就能算乘除,表现出过人的才能。而他在十二岁时的举动,就能解释他后来为什么屡次辞官不就。少年郑玄跟随母亲到姥姥家聚会,家中十几个少年,都穿着华丽的服饰,说着“闲通”的语言,唯独郑玄“独漠然如不及”,好像不通世事一般,这让母亲感到颜面全无,于是私下里训斥他,他义正辞严地告诉母亲:这些流俗之事,不是我的志向。

那么,他的志向是什么?通过他后来举动,我们将一一知晓,并将由衷地感激他的巨大贡献。

一年后,他已经能够背诵《五经》,并通晓天文、占候、隐术,也就是一位少年神算子。他的这一特长在四年后震惊了乡邻。

郑玄十六岁时,民间有向官府献上双穗禾稻者,这在崇尚祥瑞的古代一直被视作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兆,县官为了将上报表功,著作一文,不过,显然,县里的师爷水平一般,因为“文辞鄙略”,郑玄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于是修改文章的重任落到了这位少年的身上。郑玄“改作,又著《颂》一篇”,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为赞赏,“相高其才,为修冠礼”(《太平御览》)。如此待遇,足见其才能卓越。

而在他十七岁时,更是成为当地的标杆人物。一天,郑玄在家里看到外面刮起大风,他赶紧到县官处告诫:“某时当有火灾,宜祭爟禳,广设禁备。”意思是,即将发生大火,应该提醒人们祈祷,并做好戒备工作,结果,果然发生大火,幸亏早有准备,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众咸骇服”(《世说新语》)。

以上是郑玄年少时的传奇经历,也正因为他的优秀,他被推选为乡啬夫,一个听诉讼收赋税的官吏,后来又转为乡佐。

偷师遭父斥,西去拜马融

在高密县通往关中扶风的道路上,一个青年学者亲驾一辆简易的马车,在肆虐的风沙中施施而行。夕阳西下,他将马车停在酒肆的门口,借着酒肆的灯光刻苦攻读。子时,他裹了裹衣服,和衣而眠。

胸有大志的郑玄岂能甘心在小吏职位上虚度光阴,每到汉朝官吏制度的五日一休时,他就去拜会学官,求取学问,乐此不疲。父亲总觉得儿子不务正业,多次训斥郑玄,但终不能阻止。

郑玄继续在浩瀚的书海中徜徉。精通历、数、图、纬,且精于算数。机会终于来了,北海相杜密特别器重郑玄的才能,让他到太学中读书。

终于如愿以偿,郑玄求知若渴。

在兖州刺史第五元那里,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那里学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他到处游学,走遍太行山以东。最终,他发现已经学无名师,便决定西行函谷关,拜师马融。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人,博通经籍,门人高时达千人。

长途跋涉,在汉代,郑玄是怎么过去的?李伟刚教授说,他可能骑马,也可能坐车,不过,路上遇到的困难是现在难以想象的。由此可见郑玄求知的决心。

郑玄进入马融门下时,马融门徒有四百余人,能够升堂入室见到本人的也就五十多人,所以,郑玄名义上师从马融,其实是跟随他的高徒学习,并没有见过马融。即便如此,郑玄没有泄气,他日夜诵读,不觉怠倦。

三年的时光在伏案苦读中度过。一日,马融召集学生们推考占术,听闻郑玄善于计算,召见了他。郑玄不但解答了马融的疑问,而且还趁机向马融询问不懂的疑难义理。得到满意的答案后,郑玄决定辞行。马融此时才发现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向门人叹息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马融意识到,他的学术精华将被郑玄带往函谷关以东。

关于这一段,南北朝的刘义庆曾在《世说新语·文学第四郑玄》中称,马融见郑玄得道而去,又心有不甘,打算追而杀之,郑玄早有预感,便坐在木头上,漂在桥下的水中,马融一算:“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便没有再追,郑玄逃过一劫。这一说法被南朝刘孝视为骗未成年人的言论,不可信。

多年来,郑玄“往来幽、并、兖、豫之域”,遍学通人、大儒,终在四十一岁时学有所成。十余年后归故里,由于家贫,便“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这里的东莱是指东汉东莱郡,那么,郑玄客耕的地点具体在哪里?“目前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不其山,就是现在的城阳区铁骑山下,也就是我们书院村附近,一种说法是在文登的长学山,还有一种说法是荣成,我们目前初步认为他可能来过不其山,虽然没有充分的证据,但他后来来这里建立书院应该与此有些关联”,李伟刚教授说。

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郑玄注解和总结的古文经典有《尚书》《中候》《易经》《礼记》《毛诗》及《四经》《七纬》等。

新闻推荐

潍坊市市级河(湖)长名录

总河长市委书记刘曙光市委书记刘曙光市委书记刘曙光副总河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庆忠,副市长马清民市委常委、常务副...

高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密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