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普通村庄的五年巨变

潍坊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松兴屯村位于高密市西部,距离县城20多公里,全村共271户、722人、耕地1608亩。五年前的松兴屯,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小村庄,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实力不强,群众观念陈旧,百姓生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2011年5月,在外经商二十多年、创业成功的徐林收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五年来,他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怀揣“全村一起致富”的夙愿,以“任期内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为目标,多方筹措资金2.06亿元(其中徐林收个人垫资、捐资2300万元),组织全村党员群众发展葡萄种植、建设村民新居、兴建学校公园,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松兴屯实现了土地流转、大棚覆盖、村民迁居新村“三个百分之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先后获评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高密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高密市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单位,从一个边远落后村嬗变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徐林收个人也被选为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好人”、潍坊市优秀人大代表、潍坊市劳动模范,获得高密市“人民勋章”。

一、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产业是村庄发展、农民富裕的基础。五年前,松兴屯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农闲时农民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仅5000元,村集体收入不到2万元。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坚持产业兴村、产业富民,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葡萄种植、蔬菜大棚和乡村旅游,农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收入分别增长6倍和14倍。

一是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松兴屯村的变革,以实行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为开端。2012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市场调查,村“两委”采用“保底+分红”的方式,集中流转土地1200亩。“保底”就是每亩流转土地每年保证1200元租金,“分红”就是土地种植利润村集体与村民“二八”分成,这一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保障了村民的长久利益。土地流转后,2013年4月,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松兴屯村成立了丽珠源葡萄种植合作社,采取上级扶持一块、银行贷款一块、个人筹资一块的方式,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大棚鲜食葡萄900亩,第二年即实现葡萄挂果上市。

二是多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棚葡萄种植每亩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实现农民收入增长40%以上。为达到“户均收入10万元”的目标,2015年8月,徐林收和村“两委”再次筹资4200万元,建设了700亩蔬菜大棚,并与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合作,将寿光蔬菜大棚种植模式复制到松兴屯。大棚由合作社统一建设,村民租赁承包,按照合作社与个人“一九”比例分红。今年蔬菜收获上市后,每亩收入7万多元,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目前,松兴屯所有耕地全部建设了种植大棚,农民收入连年增长。下步计划按照同样模式,流转附近6个村的部分土地(约2400亩)用于大棚种植,带动周边村群众共同致富。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三产融合。松兴屯村紧紧抓住乡村旅游热兴起的契机,依托“丽珠源”葡萄品牌,大力发展田园采摘、农家生活体验等乡村旅游,实现一产带三产,打造新的致富增长点。村里建设了葡萄文化长廊、生态园、村史展馆、农家乐,让游客住农家、尝美味、品乡情,连续两年举办葡萄文化节,吸引游客近万名。2015年,有近万名游客到村里观光、住宿,实现旅游收入50多万元。

二、建设新村,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原来的松兴屯,村里没有小学、幼儿园,村民住房全部为平房,村内道路坑坑洼洼。徐林收上任后,积极筹措资金,带领干部群众盖新居、建学校,改善村容村貌,丰富乡村文化,老百姓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一是兴建中心学校。以前,松兴屯的孩子们上小学要走10里路。2012年,村“两委”筹资12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32亩的阚兴学校。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集幼儿园、小学于一体,面向社会招聘优秀教师,配备专业实验室、校车、塑胶跑道等,软硬件设施一流。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633名,不仅满足了松兴屯村孩子“家门口”上学的愿望,也为周边村庄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二是建设村民新居。住别墅、住楼房、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几代农民的梦想。2014年,村里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和组织村民筹资等多种方式,投资1.2亿元,建设了占地84亩的新村集中居住区。新村包括248栋联排别墅和6栋四层楼房,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配备“双污”排放、“双气”供应、“双水”利用等先进设施,同时高标准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是高密市首家低碳集中居住区。对搬迁的村民,村里只收成本费,150多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村民缴纳15万元就可入住,多层楼房的售价每平方米仅1700多元,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民。目前,全村271户、722人全部搬迁至新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圆了农民的“别墅梦”“上楼梦”,而且腾出土地80多亩。

三是完善社区服务。依托松兴屯的设施条件,阚家镇将中心社区设在该村,推进服务事项、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为松兴屯和周边6个村的群众提供多元化、零距离服务。社区规划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和“一厅一校十室”,健全完善了坐班值班、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设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以及文体活动室、“四点半学校”等功能室,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已具备实行“多村一社区”体制的条件。

四是发展乡村文化。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松兴屯把乡村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多举措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投资1000多万元,把原来的废弃湾塘和场院地改造成文化公园,并配套建设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设施。深入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扬家誉”活动,定期举办“儒学讲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新风尚。利用学校操场搭建起新村大舞台,组建了松兴屯歌舞团队,先后举办庆“七一”文化汇演等多场文艺演出活动,吸引周边群众近3万人,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民主治理,凝聚村庄发展合力

2011年换届之前,松兴屯“两委”班子比较薄弱,村庄治理较为松散,群众意见很大。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把重点放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上,把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加强民主管理,凝聚民心民力,形成了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一是为民办事形成“四级体系”。松兴屯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探索形成了“群众—党员或群众代表—党小组—党支部”四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把村里每1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党员或者群众代表包靠,对村民遇到的难题,能办理的事项马上办理,不能办理的向党小组组长传递,组长解决不了的报到党支部。去年以来,共帮助群众解决信息、技术、营销等困难问题600多件。

二是民主议事坚持“四个必须”。松兴屯建立了社村集中议事会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全部由村民研究讨论决定,集中议事坚持“四个必须”:村民代表实际到会人数必须达到80%以上,议题必须80%以上的到会人员表决通过,票决结果必须当场统计公布,形成决定必须向全体村民通报。这一制度实施以来,累计票决土地流转、大棚种植等事务8项,其中否决不合理事项1次,真正做到了“干部怎么干、群众说了算”。

三是受民监督建立“三个清单”。松兴屯党支部以党员积分制为抓手,组织全体党员围绕“服务群众、岗位奉献、推动发展”等内容作出公开承诺,通过量化考核积分,提高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村“两委”成立了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农民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了党务、村务、财务监督“三个清单”,号召人人都当监督员,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2011年以来,松兴屯连续五年实现无信访上访事件、无刑事案件、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

四、启示和建议

(一)选好带头人、建好党支部是关键。农村党支部是村级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过硬支部,关键在于配好班子、选好“班长”。近年来,高密市积极引导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徐林收是从农村走出来创业“成功人士”的代表,在外辛苦经商二十多年,名下曾拥有多家企业。他既熟悉农村情况,又具有多年的从商经验,理念比较先进,社会资源丰富,发展路子广。当选村支部书记后,他与“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商议研究,确定了实施规模农业、发展大棚经济的路子,为松兴屯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家乡情结和为民情怀浓厚,拿出个人多年的经营收入投入村庄建设,每年村集体的贷款利息全部由他入股企业的分红所得承担,工资分文不取,全部给村里老人和病灾户发了补贴,外出为村里办事的食宿、交通等费用也全是他个人负担。徐林收的真诚付出,不仅凝聚了党支部一班人,而且换来老少爷们的衷心拥护。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方向。农业规模化经营,改变了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这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松兴屯坚持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把全村16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集中种植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并成立农业合作社,跟进技术培训、品牌打造、产品营销等服务措施,实现了传统型、粗放型向标准化、集约化的转变,极大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实现了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三)多元化投入是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单纯依靠一个村庄自身的积累非常缓慢,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松兴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徐林收把自己在工商界积累的经营收入投入村庄建设,先后垫资、捐资2300多万元;村里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等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同时,阚家镇也投入资金,用于提升社区的软硬件建设水平。五年来,村庄累计投入2亿多元。正是由于大量的资金投入,松兴屯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土地流转、改善了村庄面貌、聚集了服务资源,实现了村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四)民主管理是保证。加强乡村治理,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长治久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保证。在这方面,松兴屯根据村情实际,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做法,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村庄各项事务全部由民做主、受民监督,有效激发和调动了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保障了村级组织高效有序运转。他们探索建立的四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为民干实事、解难事,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形成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促发展、促和谐的生动局面,是新时期加强村庄治理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

新闻推荐

高密全民健身渐成新时尚

本报讯(王有志王翔)近日,高密籍女排运动员杨方旭随中国女排征战里约奥运会,并勇夺金牌,为山东贡献历史上首枚“三大球”奥运金牌,这也是高密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积极倡...

高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密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