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三兄弟

潍坊晚报 2021-03-02 23:33 大字

□文/图潍报全媒记者巩建国

进入农耕社会后,冶金技术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的今天,铁匠这个职业已经极为少见。而在寒亭区朱里街道会泉村,有老孙家三兄弟一直继承父辈传下来的打铁手艺,坚持用手工锻打的方式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2月27日,记者来到三兄弟赶集的摊位上,倾听他们的传承故事。

农历正月十六早上6时30分,寒亭区朱里街道会泉村孙春森三兄弟开着三轮车出门,开始了春节后的第一次出摊。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们来到昌邑市石埠大集,为这里的人们锻打铁锨、修整耙子等农用器具。时值春季,农民开始为春种准备农具,三兄弟的到来成为大集上最吸引人的风景。

老大孙春森今年65岁,从他记事开始,家里就是铁匠铺。从小听惯了“叮叮当当”的锤打声,旺红的炉火照耀着父辈们熏黑的脸庞,汗水湿透衣背的情景历历在目。孙春森不到16岁就正式与父亲出摊,挑起了锻打主力的重担。如今父亲已经88岁高龄,就由他和两个弟弟承担起了出摊责任。老大负责对出售的农具定价,并为顾客拼装到位。

61岁的老二孙春华话最少,听力稍弱。他在兄弟三人中的学历最高,高中时学习成绩不错,由于父亲坚持让他做铁匠,才中途辍学。他主要负责生火拉风箱,也会视情形出手,为哥哥弟弟配合传递工具或持锤锻打。“这个风箱可有年岁了,用了七十多年了。”他大声地说。

老三孙春立今年58岁,三兄弟中他最健壮,承担着“主打”角色。每当大哥那边接下“订单”,他会迅速把需要加工的铁锨插到炉火里,待烧到红透,再钳到铁砧子上。不用说话,与大哥各执一锤,“叮叮当当”一阵细密的锤打后,用磨石把锨刃磨开,再转身浸到盛满凉水的铁盆里。“嗞~”的一声后,淬火完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句对话。

空暇时,孙春立跟记者聊了会儿天,他从老父亲口中得知,他们家从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打铁。因为是重体力劳动,如今很少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了。两年前,他们申请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至今没有通过。他表示,不管申遗成功与否,都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

新闻推荐

慢性病就诊报销方便多了 潍坊市首批六家医院组建“慢性病服务中心”,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

潍坊市推行门诊慢性病管理创新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后,潍坊市首批确定6家医院分别组建“慢性病服务中心”,...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