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供电公司“支部建在项目上” 将建设工地打造成“红色阵地”

大众日报 2020-12-23 09:50 大字

决胜百日攻坚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郭 鹏

进入12月,位于昌邑北部沿海的龙池工业园已是寒风凛冽,但园区内多处工地依然“生机盎然”,特别是110千伏北园变电站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一座建在红色革命老区昌邑市龙池镇的变电站。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作为建设管理单位,将“支部建在项目上”,与龙池镇党委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对成立“电网建设临时党支部”,为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力量,将工程建设工地打造成“红色阵地”。

龙池镇南北狭长,现供电半径无法覆盖整个园区,为进一步提高区域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积极向昌邑市委、市政府汇报,共同搭建起“政企联动机制”,深度融合加快电网工程建设。随着龙池工业园区项目的引进,预计2030年该区域最大负荷将达到52000千瓦。

由于电网项目建设现场工期紧、任务重。“在这样特殊条件和环境中,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我们持续深化‘支部建在项目上’的组织建设模式,在项目成立党支部,让每个项目都有党员在、有党旗飘,将工程建设工地打造成‘红色阵地’,激励党员和群众攻坚克难,想尽办法完成项目建设。”该工程项目经理张本智说。

“北园站项目作为龙池镇2020年重大项目之一,我们将全力协助开展‘四通一平’工作,即协调昌邑市政府变更用地类型、整平处理站址用地以及修建硬化道路。”11月12日,昌邑市龙池镇项目包靠人李东在结对共建启动仪式上表示。

据悉,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先后促请政府成立支持电网建设组织机构,并取得《简化优化电网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为电网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昌邑市将“涉电民生工作”纳入镇(街、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双方在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电网手续办理、变电站预征预拆、线路杆基交桩、施工环境维护等方面的政企合作内容,确保项目建设“同心同向”“零受阻”。

“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统筹考虑了龙池地区负荷发展的需要,坚持适度超前,用长远的眼光看电网发展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刘宇鹏说,得力于政企协同合力作用,实现了可研、初设阶段20余项支持性文件的一次性办理。

党建和基建深度融合,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攻关小组等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多个重大项目受阻的“问题梗塞”迎刃而解。

“预计到年底,公司负责的电网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完成率、结算完成率、开工计划完成率、投产计划完成率都将实现100%。”国网昌邑市供电公司基建项目建设负责人武海涛胸有成竹地说。据了解,110千伏北园变电站工程将于明年9月底正式投运,届时将为昌邑市蓝色海洋化工产业扩容、增效专项升级提供坚强电力支持。

新闻推荐

让版权保护开花结果

□潍报全媒体记者刘福文孙瑞荣日前,国家版权局公布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