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留住乡愁,随着近60名“龙池资料收集员”走街串巷探寻,昌邑市龙池镇已建成6个村史馆,21个正在规划建设 寻找“龙池镇”

大众日报 2020-08-17 09:34 大字

马渠村村史馆一角赵中伟(中)为参观游客讲述瓦东村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王鲁兵 张学健

“谁言孙子庙已空,奇槐郁郁绕寝宫。瓦城自古留遗迹,表繁黎兹想烈风”,这是一首描述龙池镇的诗。

龙池镇在哪?它隶属昌邑市,北临渤海。然而,将龙池镇放到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心中,龙池镇的概念却又不尽相同。它带着历史的印记——周代属纪国,名为鄑城;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采邑于此。它带着红色的印记——近代,龙池镇革命风云激荡,昌邑第一支抗日武装在这里诞生,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支队在这里组建,昌邑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素有昌邑“小延安”之称……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龙池镇”。

我们的龙池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几年,在龙池镇的大街小巷、村庄田野,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希望通过收集资料、记录口述历史等途径还原出一个更加清晰的“我们的龙池镇”。尽管,他们中有的是一辈子没走出龙池的农民,有的是离开家乡打拼的“离乡人”,有的是退而不休的“公家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池资料收集员”。

与时间“赛跑”

铭记历史、留住乡愁,龙池镇专门成立资料搜集小组,奔赴各地、进村入户走访龙池籍和在龙池工作过的80岁以上老人、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传说历史、名人轶事,一字不漏地录音,分门别类归档。

今年56岁的赵忠亮就是这批近60名“资料收集员”中的一员,“寻找历史印记,是寻找家乡的一个注脚,是对龙池镇的再认识。”

30多年前,作为龙池镇走出去的文化人,断断续续从事海上运输工作十余年的赵忠亮,临近退休之际,将家搬回龙池镇瓦东村。

“回瓦东村筹建村史馆,缘于村党支部书记赵中伟的一通电话。”8月12日,站在瓦东村村史馆内的赵忠亮说起村子的历史如数家珍。明初,因庙宇众多且皆覆琉璃瓦,他所在的家乡演变为瓦城,后划分为瓦北、瓦东、瓦西三个行政村。然而,当平日写诗、练书法的赵忠亮拿上本子、骑上电动车,开始串巷入户,坐在炕头或蹲在地头,一点一点探寻属于瓦东村的历史时发现,“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要想收集村子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多数需要与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交流。然而,有的老年村民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也已逐渐模糊,还有的村民随着去世而将记忆“封存”。让赵忠亮最为遗憾的是与两名村民的约定,一位老人精通锣鼓曲艺和戏剧,一位老人曾带头倡导恢复本村的“发大牛”传统,然而还未来得及记录口述历史,两位老人于2018年相继去世。“不少历史典故等,主要靠的是口口相传,如果再不挖掘,可能就会断层了。”赵忠亮说。

好在瓦东村有一宝:建国以来的档案文书资料保存完整。赵忠亮等村史馆筹备组的村民如获至宝,顺着这批宝贵的档案文书资料“摸瓜”,再加上村里老少爷们帮着找实物、回顾历史,建成了昌邑市首个村史馆。在瓦东村村委会大院的一间屋内,村史馆这几年迎来了众多村民们的参观,他们从一件件实物与文字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村庄。

在瓦东村村史馆内,记者仔细观察一册册保存完整的档案文书资料及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证照、印章等实物。这其中,有粮票、售棉证、农用柴油供应证、脱粒机牌等,同时,摆放在展示柜上的还有刚出版的《瓦东村志》,近30万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瓦东村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俺村的村史馆实物多,非常受欢迎,连外村来走亲戚的人都愿意看。”赵中伟说。

发现“玉带河”

这几年,赵忠亮忙活了三件事:一是帮着村里修村史馆收集资料,二是作为主笔参与《瓦东村志》的编修,三是帮着龙池镇修镇志收集资料。用赵忠亮的话则是:“在走村串巷中,对龙池镇的历史与现状愈发清晰。同时,结识了一帮资料收集员,有了共同的话题。”

毗邻莱州湾的龙池镇不缺水,境内大小湾塘100多个,素有“江北百塘镇”的美誉。其中,在龙池镇北白塔村北,有一条极为普通的无名河流,上游与马家河相连,下游与姚徐邓村张井湾相通。在为编修龙池镇镇志探寻资料的工作中,在多方印证下,赵忠亮与其他资料收集员考证出了这条无名河流曾有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玉带河。

“这是古鄑水支流,像一条玉带缠绕村子,由此得名。不仅如此,我们已经考证出了60多个湾塘的历史名称。”赵忠亮颇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在龙池镇干部带领下,他们几十名资料收集员沿着龙池镇的湾塘走了一遍,试图挖掘每个湾塘背后的历史典故。

随着赵忠亮等人探寻龙池镇步伐的加快,如今龙池镇这片沃土已建成6个村史馆,21个正在规划建设,计划2020年全部建成。

文化是现代的,又是历史的。在广袤的乡村,村民则是繁荣文化的主体,而村史馆、村志则是载体。当地村民对于村史馆的认可度高,在建馆修志的过程中,就有不少群众自发参与,无偿贡献文献资料。“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读书要读革命书,听话要听党的话”等一度被“遗忘”的民谣也被资料收集员收集整理出来。

村史馆是“看得见的乡愁”,记者探访的几处村史馆都各具特色。寓革命教育于家风家训中,不断拓展丰富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形式,这是在龙池镇各个村史馆中都凸显的“主题”。齐西村与龙东村,以齐姓为主,传承了“勤俭立家”“爱国忠义”“崇孝尚德”等家风家训。于是,在龙东村,当地建起了齐氏家风家训馆,依托清末的老房屋,打造了家史馆、家训馆和传承馆,弘扬文明向上的家风文化。

在赵忠亮等人看来,乡村文化经过挖掘、整理、展示、表达和重塑,借着村史馆、村志的“桥梁”,最终会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村史馆的“红色印记”

“请吾弟在家庭的照顾多负一份责任。一旦革命的事业完全胜利,彼时兄必共负家庭的重担。”在马渠村村史馆的一处展览室内,一封写于1949年、带着战火硝烟味道的来信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从马渠村走出去参加革命的魏建华在参加解放大西南战斗途中给家里的四弟魏秀令的信。这封信是魏家最后一次收到魏建华的消息,在1953年与他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魏秀令一直珍藏着胞兄的来信,在去世前将信郑重地交给了自己的侄子、魏建华的儿子魏述泉。在修建村史馆时,魏述泉又将珍藏的信件颤巍巍地拿了出来,这才让村里的人知道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也从中读出了父辈们为革命而作出的牺牲。

赵忠亮的父母都是老党员。他告诉记者,龙池镇马渠村长期作为昌北县委驻地,是保卫通往延安“红色交通线”的指挥中心,全村先后有108名村民加入中国共产党,41人英勇牺牲。

8月4日,伴随着阵阵蛙叫蝉鸣,记者穿过马渠村的一处小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砖红瓦、斑驳白墙的鲁东传统民居。这处村里原先的公屋,墙头上镶嵌着“1969年5月30日”的字眼,也无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如今,这片房屋已经被修建为马渠村村史馆。

走进村史馆,在展览室的墙上,由村民自述的革命人物及历史故事,被庄重地悬挂在墙上展示。这其中,有的村民用笔记录了自己参加本村沟崖伏击战的经过,有的村民口述自己父辈们的革命经历……记者了解到,马渠村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革命战士,患有失忆症。当得知资料收集员要采访抗战往事时,他颤抖地拿着笔在一张烟盒纸上写下了自己仅存的记忆。

新闻推荐

昌邑市人民医院潜心医术创新彰显医者仁心

昌邑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本报讯(通讯员魏培玉)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人工肝+...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